汉传与藏传佛教建筑声环境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居环境是我们离不开的生活环境,关注于人本身并提升人所处环境中的声音品质是建筑声学环境研究永恒的基本诉求之一。作为物质文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重要对象的独立性强的“以寺养寺”运作机制下的汉传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其声学遗产是遗产建筑内所不可触摸与不可分离出来的重要层面。如今建筑声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向于平衡人们对历史建筑的整体感知与理解,是通过加入受各种能创造出人类体验的交叉关联因素所影响的声环境这一具体途径而实现的。然而社会大众对佛教寺院、祭祀型公园等建筑内的声环境普遍缺乏充足的认知,例如佛教寺院建筑内存在施工机械、人声等噪声烦扰,破坏着信众拜访、僧侣居住对寺院声舒适因素的体验需求,抑或在大雄宝殿或文殊大殿内僧侣诵经、演奏法器等佛事时大殿存在严重的声缺陷等声学问题也不为人知悉甚至被有意忽略。基于佛教在中国人居环境内无可替代的精神意义,本研究意在承续学科领域内的现有研究成果,探寻汉地佛教寺院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内的人群、声音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提升关注、解决佛教寺院等建筑声环境的实际问题并持续改善寺院人居环境的解决路径,力求对声学学科在理论与应用上探索有价值的边缘性扩展。通过延续对寺院、佛教文化祭祀型公园等建筑遗产内声音现状的关注,本文从新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指标及参数,引入人的主观因素评价了寺院建筑声环境。在理论层面,拓宽建筑声学与建筑史学的研究范畴,借助物理软件应用于模拟及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声场,拓宽声学评价技术应用的思路;在实践层面,弥补汉传佛教传统寺院建筑保护工作在声环境参数及评价方面的缺失,完善了声学测量数据库并且为新寺院建筑的建设提供声学方面更为丰富的数据性参考。论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展开剖析论证,以研究论证的精确度与适用范围的广度,且达到日后拓展研究领域所必须的科学性与深度。搜集选取对象数据及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借助SPSS.21软件,寺院建筑外部声环境利用城市区域声学分析软件Cadnaa,殿内声环境分析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5.4版,最后得出寺院建筑内、外空间声环境研究结果。运用资料文献法查询以往文献,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用调查问卷法进行主观问卷调查,获得了被调查访客的基本信息以及心理声学评价;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验法展开客观声学测试,收集调研对象的声压级指标与声频等统计值,测量温湿度、距离、尺寸等物理值;结合声学模拟软件,利用模态分析法、数值分析法与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对不局限于结构本身的材料性质,线性与非线性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射线声学声场模拟,分析了做佛事时大雄宝殿的声场特征,发现了基于佛殿结构的殿堂声的变化规律;依靠主观评价法阐释了游人对寺院、殿堂及祭祀文化公园的声偏好与受到的噪声烦扰,解释了寺院建筑内视觉与声觉因素的关系,以及评价了寺院建筑整体声舒适度、协调度等。研究选取了山西太原崇善寺大雄宝殿,五台山三大佛寺主殿(显通寺大雄宝殿,菩萨顶大雄宝殿,殊像寺大文殊殿),五台山白塔寺,晋祠公园与晋祠博物馆,北京雍和宫及妙应寺白塔等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几大建筑群体。因为这些佛教寺院建筑在汉地佛教体系中具备完整性与显著性,完整性体现了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建筑的代表性价值,防止了结果偏向于某些碎片化结论;而显著性则允许实验过程能够重复再现,同时能检验样本选取的随机模型偏差。通过对北京雍和宫与五台山的菩萨顶这两处藏传佛教寺院的声环境的对比,探索出视觉、建筑功能景观的“过渡”“高潮”的连接与声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步性”,如塔院寺白塔处的Lmax超过了90d B,其同时是五台山视觉景观与声景地图上的制高点。研究了藏传佛教寺院内建筑空间形制、功能类型特点相似的两处节点发现山地藏传佛教寺院内的声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特征,与平地的地形中寺院声场具有显著的差异。研究得出几处大殿做佛事有各自的声学优势,例如崇善寺大雄宝殿内C80最高,音乐声的清晰度最好,菩萨顶大雄宝殿的T60最大,混响感最强烈;殿内诵念经文的同时演奏法器会将诵念的语言声严重染色,极大降低了殿内音效等等。本研究旨在揭示佛教建筑,特别是寺院殿内外空间的声环境特征,发现寺庙进行佛事时法力场声环境的影响因素,最终改善僧俗日常生活的声体验更创造理想的礼佛空间,探索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提出相应的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声环境的保护策略与殿内声环境的改善方法并提倡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成年人收养由来已久,很早便在各国各地区存在,其也是收养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影响着收养制度的发展。从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的相关条款的规定来看,低于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被收养人的主体,以14周岁为年龄界限来界定被收养人,这种做法将收养制度的“育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以此有效缓解特定阶段的相关社会问题。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新的社会问题相继出现,原有《收养法》所具有
本翻译报告的原材料节选自美国著名法学家亨利·惠顿所著的《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第八版第四部分第三章,共10809词,内容包括中立法以来美国的政治历史和英国海外征兵法的历史事实。《国际法原理》一书首次出版于1836年,对现代国际法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我国清朝时曾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Martin)汉译,并取名《万国公
如今,互联网行业呈现出高效发展态势,金融开放水平也愈发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更为严峻的竞争局面。除却同业间施加压力外,支付宝、百度等也参与这一竞争过程。网点作为银行运营期间的基本单位,同线下、线上客户间的关联最为直接,同时构成了承揽社会金融资源的主要阵营。现阶段,境内商业银行网点依旧沿用原有运作模式,网点规划形式基本一致,金融业务缺乏差异性,网点分布不够科学,无法根据各类客户需求提供配套金融方案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作为切入点,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为原发性痛经的针灸辨证论治提供科学的根据,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的证据。研究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所有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受试者均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妇科、针灸门诊及网络等途径招募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
目的:本研究比较分析脐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从而探寻脐针疗法的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脐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脐针疗法,根据脐洛书全息方位图取穴,以补肾三针为主(女性取坤、乾、坎位,男性取坤、兑
自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飞速的增长,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体现,同时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开发与建设将会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从而逐步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新疆XX湿地公园项目个案,基于项目的基本概况、产
随着食品产业全球化,饮食习惯多样化,旅游行业国际化,经食物传播的肠道原虫疾病已备受人们关注。肠道原虫是生物体的一个多样化群体,有30多个门,但是导致人类食源性肠道疾病
本论文制备、表征了一种咪唑基功能化高分子离子液体,将它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用于危险放射性核素131I、军用毒剂分解产物主要成分砷(Ⅴ)及防毒面具滤毒罐活性剂之一铬的去除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由工业排气导致的大气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使得大雾天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在雾天中拍摄到的图像往往比较模糊,包含的细节信息较少。清晰的图像信号
20世纪以来中西绘画观念的碰撞,“线条”一举成为笔墨问题的核心。从本期画家零散的画语录、谈艺录中不难看出他们对线条的理解。传统笔墨美的形式因此演进为线条的形式美。所以,全面总结20世纪以来画家画语录中提出新的笔墨——线条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了美学理论、形式分析和文献整理等方法,旨在对线条的独立审美和民族特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确立中国画线条相对独立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