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设计及流态化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1569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凭借其处理量大、操作方便、可连续生产等优势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生物质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提升管反应器作为催化裂化的核心装置,其内部气固流态化特性对目的产物的分布及收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规律,本课题首先根据实验及教学需求,在特种实验楼搭建了一套大型的多功能循环流化床冷模实验平台。主要通过气量核算、压力平衡计算等对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然后根据工艺需求及实验条件选取所需的流量计、压缩机等设备,并进行相应管路的铺设及连接。该实验平台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一方面可以实现等径、扩径等不同结构提升管流态化实验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循环湍动流化床流态化实验研究,并且通过改变操作气速,还可以用来研究鼓泡床、湍动床等不同床型气固流动行为。本论文首先在新建的冷模实验平台上对传统等径提升管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内部存在的轴径向不均匀流动行为。然后,为了加强气固接触和改善流动结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扩径提升管反应器。结果表明,新型底部扩径提升管反应器颗粒浓度在轴向上仍呈现“上稀下浓”的分布形式,但底部区域的颗粒浓度显著提高。同时扩径结构可以使斜管下来的再生催化剂得到重新分配,加强气固两相的接触混合,使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更加均匀。除此之外,其特殊的结构可以保证较大的颗粒循环速率,从而维持了反应所需的大剂油比。循环湍动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流化床,其在循环流化床和湍动流化床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新设计的新型循环湍动流化床反应器上对其内部气固流动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循环湍动流化床可以在保持高颗粒通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床层的颗粒浓度,同时削弱了床层径向不均匀的“环-核”流动,改善了气固分离现象。通过颗粒浓度瞬时信号及概率密度分布,可以发现床层颗粒浓度波动信号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同位置均存在代表稀浓两相的双峰,同时,床层中存在的局部内循环进一步加强了气固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床层的传质和传热效率。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无线定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包含航天、天气监测、道路路况检测、智能家居等。其中基于无线信号(Wireless-Fidelity,Wi-Fi)的定位能够为智能手机等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设备提供定位服务,以及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测距的定位能够计算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位置坐标。由于无线定位受到很多因素的
在当今时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工业过程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于复杂庞大的工业生产过程而言,高效的故障诊断技术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故障分类作为故障诊断技术一门重要分支,可以有效地识别发生的具体故障类型。堆栈极限学习机(Stack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ELM)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思想提出的分类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工业过程中故障分类问题
本文针对油田现场分散不易管理、井下潜油电泵运行环境复杂、工况诊断仪成本高、电流卡片法判断不全面的特点,结合新型研制的管式油井流量计实时计量气液产量和油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井口电参数与生产参数的潜油电泵实时工况诊断方法,从井上参数反映井下的生产状态、设备故障、油藏情况。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综合区块多井的井口电参数与生产参数的历史数据以及油井的其它额定工艺参数,分析潜油电泵各工况的不同特征,
本论文以加氢尾油富芳烃组分为原料,分别采用低压-常压法、低压-氮气吹扫法以及低压-抽真空法制备中间相沥青。控制反应压力不超过4MPa在反应中后期通过常压、氮气吹扫以及抽真空三种手段,逐步增加轻组分在反应体系中的移除程度,优化中间相沥青的生产工艺条件,着重研究在低压下反应体系中轻组分的移除程度对生成中间相沥青的影响,结合反应前中后期轻组分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中间相沥青的形成机制。通过低压-常压法,控制
当今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膜分离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缓解水资源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进行膜分离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寻求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膜法水处理技术对科技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的一种反渗透和压力延迟渗透耦合应用的脱盐工艺,在传统反渗透技术的基础上,将反渗透副产物浓盐水的盐度化学势能进行回收利用,能量回收利用的同时也将排放的浓盐水进行了稀释,实现经济性和环保性并
"修辞明道"是韩愈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但论者多未重视韩愈古文"修辞明道"的具体路径,"修辞明道"事实上变成了孤立的"明道论"或"修辞论"。对韩愈古文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具体分析韩愈文章"修辞明道"的路径生成,即韩愈如何提出"辞事相称,善并美具"的文道统一标准,"约略六经之旨而成文"的宗经而造经之追求,批判继承和超越八代以来的骈文和"时文",醇而后肆终至大成。这既扭转了六朝文章的创作方向和
目前,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极大地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依赖于电催化能源转换和电化学储存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目前,限制这些设备性能的重要反应之一是氧还原反应,而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十分缓慢,为了加速氧还原反应化学反应动力学,一些贵金属催化剂如Pt,Pd等被开发出来,实现高效率电化学反应。但是它们的稀缺性和高昂的价格仍然阻碍了其规模化应用。因此,
含油废水特别是石油工业废水的来源广泛、产生量大且成分复杂难以处理。目前,处理含油废水常用处理方法如重力法、絮凝法、生物法等无法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去除油田含油废水中的污染物,导致处理成本提高;因此,对高效低成本的含油废水处置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自行研制出一套旋流微气泡气浮装置,并对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在对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Euler-Euler方法描
叶绿素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光催化剂,当其与生物环境分离时,在光照射下容易光降解,导致它在光照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受限。光稳定性的提高是构建人工光催化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仿生催化的角度考虑,将叶绿素引入与天然结构类似的水溶性蛋白中,利用其精致的结构和特殊的微环境可能会更好地调控叶绿素的光催化性能。本论文选用由两个环背对背构成的纳米桶状GroEL及其突变体单环SR1为目标蛋白,选取叶绿素a及其衍生物作为
图像分割,是指根据图像的特征,将图像分为目标和背景两大类或将感兴趣的目标提取出来的过程或技术。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的必要步骤,是进行图像分析的重要前提。偏微分方程方法的应用是图像分割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进展,这一突破使图像分割技术有了完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且演化曲线的运动也更加灵活。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活动轮廓模型一般是通过最小化封闭曲线的能量泛函来寻找目标轮廓边界,并用变分水平集的方法解决这一最小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