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是一个主体多元性的概念,在利益的众多主体中,国家和民族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状态影响着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也影响着各国现代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国家形态,是建立在民族对国家认同基础上的主权国家,其根本特征就是实现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协调与一致,即民族认同于国家并因此将国家当作自己的利益保障,从而使民族取得国家的形式。而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主要取决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因此,如何协调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以稳固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当今民族国家面l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要想在这个日趋一体化、全球化的地球中生存和发展,现代化成为其不可逃避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现代化本身已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自身利益的一部分。在民族国家中,没有各个民族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失去了真正的内涵与动力;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各个民族的现代化就失去了根本的保障与支撑。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现代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构建民族国家任务的完成,也使各民族利益实现了根本统一并得到法律的保障。但是,我国各民族历史都比较悠久,在共同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各民族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传统的民族形态和民族文化还保留的比较完整,加之现实中各民族间的利益摩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与现实多方面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整体上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于资源环境、风俗习惯等矛盾摩擦增多,这些都影响了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不利于国家发展。所以说,无论是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还是各民族现代化的实现,都要求我们重视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本文以利益为切入点,探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协调我国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论文第一章对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现阶段我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具体内容,并运用比较方法考察了世界上主要多民族国家在协调二者关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第二章运用历史方法考察了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互依存和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经验角度论证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是各民族利益得以维护和实现的保障。第三章分别从学理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证国家利益相对民族利益的至高无上,但也指出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与利益,实现二者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