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文献综述中对应对的兴起及原因、当前应对研究的情况作了系统介绍。在实证研究中,通过设计情境问卷,分别考察了克服应激的难度、应对后效和个体与应激事件责任的评估以及年级、性别、气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实验表明,个体的性别、年级、气质对应对方式都有影响。在性别上,男性更倾向于采用主动的应对方式,女性更倾向于采用被动的应对方式。在年级上,高一学生更倾向于主动的应对方式,大一与初一的学生更倾向相对被动的应对方式。在气质上,胆汁质的人应对方式最为主动激进,多血质次之,抑郁质更多采用被动防御的应对方式。此外,个体克服情境的难度评估,对应激事件的责任评估,暗示语的差异都对个体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难度越小、责任越大、暗示语中对主动应对的效果越好,个体在应对中越倾向于采用主动性应对方式;反之,个体则倾向于采用被动的应对方式。最后,本文还探讨了个体特质诸因素是如何与Lazarus的应对模型中三个评估相互作用,以影响个体应对方式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