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V.S.奈保尔《河湾》后殖民书写的矛盾意识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gzhe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身份的印裔作家V.S.奈保尔是当今英国文坛上最引人瞩目的移民作家和后殖民作家,同时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作家。在小说《河湾》中,奈保尔将其对后殖民的关注投向了非洲,描述了欧洲殖民者被迫撤退之后非洲国家内部的混乱无序、政治独裁、贫困落后与原始蒙昧的社会局面。与之前发表的大多数作品相类似,奈保尔在《河湾》中表达了对于后殖民时代非洲大陆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考。在小说中,奈保尔对于非洲的描述充满了矛盾,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的矛盾心理。奈保尔一会儿站在被殖民者的立场上,抨击殖民统治,一会儿又站在殖民者的立场上,流露出对殖民统治的捍卫意识。他所使用的语言因而也就充满了各种矛盾。小说《河湾》和他的其他有关第三世界的作品一样,引起了诸多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河湾》当中矛盾意识的分析以及矛盾背后奈保尔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思考,以期对奈保尔作一个较为深刻的、客观公允的评价。论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奈保尔的反殖民意识。在《河湾》中,奈保尔揭示了殖民给非洲国家造成的文化及经济上的破坏性影响,殖民地人民真正的解放似乎仍是个遥遥无期的乌托邦;同时戳穿了殖民者假借保护非洲文明到非洲获取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这种伪善行为对当地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水葫芦”意象的运用则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有力抨击。第二章阐述了奈保尔的殖民意识。对饱受苦难的黑人和有色人种给予深切同情的同时,又不时流露出贬抑的情绪,种族偏见表露无遗,迎合了西方社会对非洲的一贯认知;对独立后非洲的发展前景持悲观、否定的态度,隐晦的流露和表达出一种对殖民的幻想和默认;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丛林”意象也进一步加深了非洲野蛮与落后的形象,暗示非洲通过殖民才能进步。第三章对奈保尔的矛盾意识做了进一步探究。多重文化身份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取向和对第三世界国家问题的深入思考共同造就了他笔下充满矛盾的文学世界。作为备受争议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对非洲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反思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其他文献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高校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阵地,转变工作作风是高校提高实践育人水平的重要途径。学院党委转变工作作风应该把握的三个支点是制
文学的发展与宗教、哲学、艺术等多相交织,尤其自宗教产生以来,文学便被深深地烙上了宗教的印记。中国和英国都是典型的东西方文明大国,中英两国宗教文化观念的异同在整个世
作为现今中国节日系统中唯一以节气为名的节日,清明节复杂的来源和多样的节日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美学角度研究以清明节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民俗节日的整合现象,就有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物、大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高大建筑物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
密闭保温空腹钢窗 一种密闭保温空腹钢窗,由窗框、窗扇、玻璃组成,窗框、窗扇所使用的框料均为空腹矩形。其特征是,在矩形的下边框一边设有通长盖缝板,在盖缝板上部,框料的角
西安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三工区为了摆脱抹灰笨重体力劳动,提高抹灰工效,试制了自动抹灰机。一、构造本机主要分三个部分,即抹灰、升降、行走。 1.抹灰部分:由抹灰筒、抹灰板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小鼠脾细胞凋亡、凋亡基因Fas、FasL及ER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E2时去势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Fas、FasL及ERn
与传统资源及电子期刊的馆藏建设相比,学术电子书的馆藏建设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出版商对学术电子书的销售限制和使用限制与图书馆采购诉求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并达到
目的:探讨根治性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及追踪随访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95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
目的:研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PLT≤20×109/L)的血栓弹力图指标与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108例PLT≤20×10~9/L的患者分为出血组和不出血组,并对他们的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