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rizone诱导的C57BL/6小鼠脱髓鞘模型的T2加权成像及DTI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er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探讨T2加权成像(T2W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探测cuprizone(CPZ)诱导的C57BL/6小鼠脑组织脱髓鞘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CPZ诱导的脱髓鞘损伤是否具有区域选择性。  方法:C57BL/6小鼠各10只,分为正常组及CPZ组,分别喂养常规饲料(正常组)及均匀混有0.2%CPZ的饲料(CPZ组),4周后进行T2加权成像及DTI检查,所有检查均在安捷伦(Agilent,USA)7.0T动物MR仪上完成。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测量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标准化T2信号强度(相应部位T2信号强度与侧脑室信号强度之比)、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值)及径向弥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值)。感兴趣区包括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CTX)、海马(hippocampus,HP)、尾状核(caudate putamen,CP)、丘脑(thalamus,TH)。上述5组数据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PZ组标准化T2信号强度在大脑皮层、海马、尾状核出现明显下降(P<0.01),在丘脑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9)。CPZ组大脑皮层、海马、尾状核FA值明显下降(P<0.05),丘脑FA值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8)。在FA值出现明显下降的三个部位(大脑皮层、海马以及尾状核),MD值及RD值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AD值均呈下降趋势,但仅在大脑皮层出现显著下降(P<0.05)。  结论:基于7.0T的弥散张量成像对探测CPZ诱导的C57BL/6小鼠脱髓鞘损伤均十分敏感,能反映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另外,大脑皮层、海马以及尾状核较丘脑对CPZ的诱导可能更敏感。本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对于轴向弥散系数的下降,此动物模型FA值的下降更依赖于径向弥散系数的升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