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_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民族危机深重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深忧虑,另一方面政治上的不上轨道和军阀混战,导致人们对民国开始由希望转向失望,同时,这时的思想文化处于新和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当中。而这一切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的市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五四”时期的作家是矛盾而犹疑的,他们一方面憧憬着中国现代转型的成功,但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积重难返,常常内心处于彷徨之中,“五四”短篇小说中大量出现的“灰色”人物形象,正是这种社会现实与知识分子心境的一种影射。本篇论文首先探讨了“灰色”的本义,然后从色彩学和文学的角度将“灰色”的意义引申开来,进而诠释“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和“灰色人生”。接着从“灰色人物”性格特征、生存状态和人生态度的角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理想失落的“觉醒者”、苦闷彷徨漂泊的“零余者”和懦弱苟且自私的“妥协者”。他们都是“五四”这个特殊的过渡时代的文学产物,是“五四”短篇小说人物谱系里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五四是一个过度阶段,和“灰色”一样,是一种中间状态,在破旧与建新间,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更容易产生灰色的心境,在无奈与绝望中夹杂着希望。最后探讨“灰色人物”的形象价值,“灰色人物”其实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物,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这些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五四”作家关注黑暗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悲悯情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当然,这些人物形象身上,还体现了“五四”作家的批判精神,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对这些“灰色人物”的批判是应当且必须的,因为在时代“救亡”的主题下,需要的是积极向上以救亡为己任的革命者,而不是这种自怨自艾自私自利的“灰色人物”;然而,以人道主义的观点或者以我们今日的价值观来评判,“灰色人物”其实就是普通人最平常最自然的反应,今天的我们不能给予这些灰色人物过多的苛责。“灰色人物”形象丰富了“五四”小说的人物形象谱系,真实的再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也对当代作家描写当代“灰色人物”产生了广泛而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创新的理论,是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突出表现在国情认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原则等方面的创新,指导理念创新。理
在全球化浪潮中,“问题青少年”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调整“问题青少年”矫治思路和策略,形成了全球性“问题青少年”矫治的新景观。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
美国High Tech High(高科技高中)是一所2000年在加州建立的新型学校,学校以创新、大胆的举措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项目制跨学科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项目,
目的:评价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b/H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比值法(Hb/MCHC法)校准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的可靠
本专题通过冰冻地区港口建设调研、冰荷载及冰试验对比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对图们江下游出海港码头选址及防冰措施等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冰冻地
教师网络研修以其研修主体的多元性、研修环境的开放性、研修活动的灵活性、研修资源的丰富性等独特的优势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越来越被广大的一线教师所接受,已经成为教
莫干山的旅游地质资源是莫干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本文以莫干山的地质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也受到社会上一些腐败文化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形成了歪曲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推进高校廉洁教育进课堂,使
师范院校、农业院校、医学院校等 ,以及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遗传学三大规律、伴性遗传、染色体周史等的主线就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本文针对细胞分裂在各遗传规律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