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作为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各层次的意识形态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以致到了日常化的程度。当代道教的存在方式,主要是以道观为基本单位。园林,作为道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道人生活、香客进香的环境,不管作为一种实践形式还是作为一门艺术,道观园林都深深的打着道教哲学思想的烙印,可以说道观园林是道教精神思想的物质载体,道观园林道教特色的传承,是道教文化传承的物质保证。本文希望通过对道观园林道教特色的研究,使道观园林保持和发扬自己的宗教特色,使其不因缺乏理论研究和指导而湮没于一般城市园林。本研究选取园林角度作为切入点,考虑影响道观园林道教特色的物质因素,进行了以下研究:1.展开关于道观园林道教特色现状的实地考察,结合文献对现有道观园林道教特色做出初步分析,结合专家调查得出影响道观园林道教特色的影响因子体系:以道观园林道教特色影响因子为目标层,包含宏观格局、建筑、小品、水体和植物5个一级指标,环境格局、环境风景质量、风水位置、建筑主题、建筑装饰、建筑色彩、建筑格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楹联匾额题字碑刻、道教标志、道教小品、园林小品、铺装图案、水体形式、水体质量、植物配置方式以及植物宗教美学特征17个二级指标。2.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道观园林道教特色评价模型。AHP层次分析法对权重的分析结果显示,道观园林道教特色5个一级指标影响力权重及排序如下:宏观格局(0.4284)>小品(0.2503)>建筑(0.1876)>植物(0.0867)>水体(0.0470)。17个二级指标的影响力权重及排序如下:环境格局(0.1980)>道教标志(0.1584)>建筑主题(0.1244)>风水位置(0.0972)>道教小品(0.0895)>建筑格局(0.0645)>环境风景质量(0.0481)>楹联匾额题字碑刻(0.0467)>建筑色彩(0.0459)>植物宗教美学特征(0.0365)>铺装图案(0.0262)>水体质量(0.0198)>园林小品(0.0139)>建筑与环境的关系(0.0119)>植物配置方式(0.0099)>水体形式(0.0054)>建筑装饰(0.0040)。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集建立为V=﹛v1(道教特色鲜明),v2(较有道教特色),v3(稍有道教特色),v4(不具道教特色),v5(违背道教特色)﹜。选取岱庙、碧霞元君祠以及三阳观三个实例,应用以上评价模型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将数据结果进行分别评价以及横向比较评价,有针对性的对各实例道观园林的改进提出了建议。3.通过对现有的庞杂理论的梳理,结合实地调查和归纳,并配合大量的例证,以道观园林道教特色评价体系为框架进行道教特色营造手法的梳理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