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粘结单元法(Cohes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CFEM)是一种能够有效模拟断裂问题的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计算域离散成三角单元,在单元边界插入粘结面(Cohesive interface),三角形单元采用线弹性本构,粘结面单元采用粘结法则(Cohesive law)来描述。裂纹只允许沿粘结面扩展。由于粘结法则中已包含了强度准则和断裂准则,因而采用CFEM进行裂纹模拟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结单元法(Cohes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CFEM)是一种能够有效模拟断裂问题的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计算域离散成三角单元,在单元边界插入粘结面(Cohesive interface),三角形单元采用线弹性本构,粘结面单元采用粘结法则(Cohesive law)来描述。裂纹只允许沿粘结面扩展。由于粘结法则中已包含了强度准则和断裂准则,因而采用CFEM进行裂纹模拟时不需要任何外部断裂准则,也不需要网格重划分,给断裂模拟带来很大方便。本文将CFEM推广到了页岩中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在CFEM中考虑了页岩的层理效应,建立了全流固耦合CFEM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减轻刚度折减问题,建立了局部粘结单元法(Local-CFEM)。页岩是一种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层理结构,而层理结构胶结性较弱,导致页岩变形特性和裂纹演化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这种各向异性对水力裂纹扩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在CFEM方法中考虑页岩的层理效应,对界面单元(Interface element)进行分类。将平行于层理的界面单元作为层理界面单元,并赋予层理力学属性;而其余界面单元为基质界面单元,并赋予页岩基质力学属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页岩的各向异性特征,能够有效地再现层理对页岩动态断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层理界面越弱,裂纹受层理的影响越大。在水力压裂过程中,渗流场和力学场会发生相互作用。流体对裂纹面产生压力,从而影响到力学场,使得裂纹发生扩展;与此同时,力的作用会导致裂纹进一步张开,导致裂纹渗透性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渗流场。为了描述这一耦合过程,推导了界面单元的全流固耦合方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模拟水力裂纹在页岩中的扩展过程。当地应力差减小时,水力压裂会产生较多的分支裂纹,裂纹扩展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全域范围内设置界面单元通常会造成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同时还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刚度折减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局部粘结单元法(Local-CFEM),即:仅在可能破裂区域内生成界面单元。在局部粘结区域边界上存在特殊的三角形界面单元。针对这一类特殊的界面单元,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和渗透方程,推导了相应的矩阵。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局部CFEM方法大大地减少了界面单元数量,显著地提高了计算效率,且单元数越多计算效率提高越明显。此外,该方法还显著地减轻了一般CFEM方法的刚度折减问题,使得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进一步发展了CFEM方法,为页岩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提供了新方法。
其他文献
基于环境问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考虑,许多环境友好的无铅压电材料被广泛研究以替代锆钛酸铅(Pb(Zr,Ti)O3(PZT))压电陶瓷。在众多无铅陶瓷中,铌酸钾钠(K,Na)Nb O3(KNN)基陶瓷由于其优异的压电性能和机电性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铅基陶瓷的材料,并且受到广泛关注。在能量采集器研究领域,由单一能量采集器所提供的能量和稳定性通常都不足以用于实际应用和需求,因此激发了研究者们设计钙
基于k6kt云平台,笔者从智慧课堂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两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构建了基于k6kt云平台的智慧课堂有效性评价标准,探索出基于k6kt云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供同行参考。
各向异性纳米粒子主要指形状或表面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其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作为新的场响应流体、光子材料、探索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的探针、或模拟生物细胞和研究各向异性粒子自组装和堆积的模型体系等,应用广泛。聚合物溶液自组装是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粒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和目前各向同性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相比,通过聚合物自组装形成各向异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还很有限,存在多个挑战,比如各向异
巴尔通体菌(Bartonella)是一种兼性厌氧、胞内寄生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巴尔通体菌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传播感染人与动物,形成持续性菌血症,并在免疫缺陷病人中形成杆菌性血管瘤。本研究将分离自病人淋巴结的JK33菌株(表达Bad A菌毛)及分离自病人血液的ATCC49882菌株(无Bad A菌毛),进行巴尔通体菌胞内适应性的比较研究。随后将具有较好胞内适应性的菌株进行比较蛋白组学研究,初步探索汉赛
近年来,随着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三维激光传感器的SLAM算法在自动驾驶、无人车物流、电力巡航、三维建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三维激光传感器进行研究,设计基于便携式移动平台的三维激光定位与建图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首先,介绍了便携式移动平台,包括硬件层、算法层以及客户端,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完成多个传感器之间的时间同步。其次,
聚合物材料具有质轻、耐腐蚀和易加工等特性,在航空航天、能量收集和电子电气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聚合物材料的本征热导率和电导率极低,限制了其在上述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在保障聚合物基体固有特性的前提下,开发具备优异导热/导电性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已成为高能量密度电子器件等高科技领域突破的关键。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改善聚合物材料导热/导电性能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材料的导热/导电性
高价铁在生物和化学氧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触发了研究者们对该类物质反应活性的研究。Fe(Ⅵ)作为铁所能达到的最高价态,通常以高铁酸钾(K2FeO4)的形式存在。K2FeO4是一种具有强反应活性的绿色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和高容量电池等领域。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K2FeO4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碳材料的氧化中。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K2FeO4在液相(H2SO4介质)中对
深海赋存着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等多种矿藏,其储量庞大,经济前景广阔,因此深海采矿被视作人类未来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发展深海采矿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深海采矿发展方兴未艾,包括中国、德国、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欧盟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在从事深海采矿技术的研究,已研制多台深海采矿样机并开展了各种阶段的海试。目前深海采矿面临两个主要挑战,即商业开采的经济性问题以及大规模开采
苯胺是一类非常重要且经典的化学砌块,但是其存在多个反应位点,导致对其高区域选择性的官能团化具有挑战性。N,N,-双取代苯胺对位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已经发展非常成熟,但N-单取代苯胺对位与靛红亚胺的不对称傅克反应仍没有被报道。本论文利用手性磷酸作为催化剂,实现了N-单取代苯胺与靛红亚胺的不对称傅克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类新型的手性氮杂季碳2-羟吲哚化合物,拓展了氮杂季碳羟吲哚分子库。本论文的主要成果体现在:
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滋生出工业垃圾——废旧轮胎,不合理的回收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将轮胎破碎成胶粉用于沥青改性是其循环利用的绿色化和高值化途径,但轮胎橡胶固有的三维交联网络极大地限制了胶粉在沥青中的均匀分散。传统的橡胶解交联手段存在高能耗、有污染等弊端,同时轮胎胶粉中的合成橡胶在解交联过程中极易发生再交联。因此,绿色、高效地实现轮胎橡胶,尤其是合成橡胶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