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柚同源四倍体的生物学特性及育性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田柚(Citrus grandis Osbeck.cv.Shatianyou)为我国优良的柚类栽培品种,目前用于生产栽培的均为二倍体,国内外只有少量沙田柚多倍体研究材料。沙田柚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唯种子多为其美中不足。本课题前期培育了沙田柚的同源四倍体材料,欲将其用于少核育种,因此,其一观测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判断其是否成为种子数减少的优系,其二考察其育性为其作为培育少核(无核)三倍体的亲本材料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两年从植株形态、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方面对沙田柚同源四倍体(Y32柚和Y1柚)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与二倍体沙田柚比较,多数性状相近,生长旺盛,成枝力强,具实生柑橘的多刺特点,种子单胚。但Y32柚和Y1柚的植株表现出叶片颜色更加浓绿、春梢增粗、刺的长度增长、叶片厚度增加、叶形指数减小、花器官更大、花瓣厚度增加、果皮变厚的多倍体具有的明显特征。Y32柚的可滴定酸明显高于沙田柚,口感不及沙田柚。Y32柚和Y1柚的自然结果的种子数比沙田柚自然结果的正常种子数少,且饱满大种子数明显少于沙田柚,种子出现败育现象。2、对其进行减数分裂观察并对花粉进行了电镜扫描和活力检测。Y1柚减数分裂过程与沙田柚大致一致,但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出现单价体和五价体,异常情况比沙田柚多,且异常率高于沙田柚。Y1柚花粉形态存在异常情况,花粉的形态和大小与沙田柚都存在差异,进一步检测花粉活力,可知Y32柚和Y1柚的花粉活性都低于沙田柚。通过石蜡切片发现Y1柚授粉前后的胚囊发育相对正常,出现单核胚囊、二核胚囊以及多核胚囊,授粉后也出现双受精现象,说明花粉穿柱成功,但也出现胚囊退化现象,这可能影响合子胚发育。3、沙田柚是配子体高度自交不亲和品种,在花粉原位萌发及穿柱情况观察中发现,Y1柚的花粉能够在柱头上正常萌发,并没有出现沙田柚自交的胼胝质沉积,说明Y1柚可能并不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对Y1柚和沙田柚授粉前后的花进行自交不亲和基因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Y1柚的S-RNase基因和SRK基因授粉前表达量高于沙田柚,而授粉后Y1柚的这两个基因表达量低于沙田柚。4、连续两年以Y32柚、Y1柚、沙田柚和改良橙为亲本进行授粉杂交,杂交组合为Y1柚×沙田柚、Y1柚×改良橙、沙田柚×Y1柚、沙田柚×Y32柚、沙田柚×改良橙、Y32柚人工自交和Y32柚天然自交。Y32柚和Y1柚作为父本与沙田柚杂交时,沙田柚×Y32柚具有较多的饱满种子数,且坐果率高于沙田柚×Y1柚,说明Y32柚比Y1柚适合做父本。创制了沙田柚同源多倍体的多种倍性的种质资源,可为柑橘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新材料。综上所述,沙田柚同源四倍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沙田柚二倍体有差异,雄配子育性不及沙田柚,但仍能在柱头正常萌发,自交不亲和能力比沙田柚弱,具体是否由于多倍化后导致基因沉默等原因还需深入研究。沙田柚同源四倍体种子败育的原因可能与胚囊发育及合子胚发育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快速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气候变暖逐渐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除了化学燃烧以外,农业排放对全球变暖也有着重要贡献。氮肥调控是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因此,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研究低排放的施肥方法,对于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有机肥的施入也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因此如何实现有机肥科学合理利用和如何减少还田过程中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又是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中蛋白高达35%-40%,食用以大豆为原料的各种豆制品成为了人们摄取蛋白的首选,且近些年对大豆消费量急剧增加,使得国产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的方法,发掘调控大豆氨基酸转运的关键基因,阐明种子中蛋白质合成的机理,将为培育出高产、高质量的大豆新品种提供新思路。氨基酸在植物体内被称为“氮素交换的
学位
学位
作为典型的浆果类水果,葡萄果肉娇嫩、组织水分含量高,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因此在储运过程中极易遭受机械损伤而被病原微生物侵染,从而导致了葡萄采后病害的发生,每年葡萄采后的腐烂损失率高达50%。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葡萄采后病害中最为常见且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对葡萄采后侵染性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于二氧化硫、硫化物等化学保鲜剂和吡咯类、嘧啶胺类、咪唑类化学杀菌剂,但在化学药
‘北碚447’锦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 cv.Jincheng 447)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预防人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柑橘果实在贮藏期间,除了易受病原菌侵害以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表面还会逐渐失去光泽、表皮干瘪变软、果实气味变淡、糖酸比例失调且伴随异味产生,这些变化使柑橘果实的商业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对防止柑橘的
大蒜为药食两用资源,除了具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外,也是重要的调味料,而被广泛使用。但大蒜季节性强、贮藏期短,加上大蒜辛辣并带有特殊的气味,部分人群难以接受;因此,通过深加工制备的糖蒜、腊八蒜、脱水蒜粉和蒜泥等深受喜爱,新近大蒜深加工产品研究热点还有发酵黑蒜,这些大蒜深加工产品拓展了大蒜的产业链、丰富了大蒜的加工利用途径。考虑大蒜是重要的厨房用调味原料,为此,我们拟采用大蒜为原料,通过酶解、酵母菌生
柑橘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第一的水果作物,尤其是南方柑橘产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加之当前柑橘为农业高效益、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导致果农为追求高产而大量甚至过量投入化肥。柑橘钾肥的施用普遍具有随意性与盲目性,而钾作为“品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十分重要。随着人们对钾肥的不断认识与对产量品质的过度追求,从过去柑橘大多施钾不足到目前部分过量施钾,导致柑橘树体生长过旺、果型偏小或过大、
环氧合酶-2(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或表达很少,但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很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COX-2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跟踪COX-2的表达程度以区分不同阶段的癌细胞,将为癌症的检测和分期提供新的方向。基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损快速分析、实时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
开花生热(floral thermogenesis)是一些开花植物在它们的花器官中产生热量的现象,其对花器官的生殖发育和传粉受精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水生作物,具有开花生热效应以及生热调控能力。至今,对其开花生热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热过程中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莲品种“满天星”为实验材料,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