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地域性表达与传承的视角出发,以中观的城镇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为研究尺度,在横跨西藏地区的地域范围内,对西藏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能代表西藏各地区的小城镇典型对象,在影响因素跨区而变的背景下,深入分析西藏地区空间结构及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缘起、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阐述了研究主要运用到的理论,最后绘制本文研究框架。第二章为西藏小城镇的分类与分区研究,分别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经济职能、宗教影响等能充分反映西藏小城镇发展背景的方面,对西藏现有的小城镇进行分区、分类,以期对其进行初步的认识,作为下文两个核心章节的前导研究。第三章为西藏小城镇的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根据实地调研资料以及已有研究,运用城镇空间结构经典理论,将小城镇空间结构分为生长点、发展轴以及功能区这三个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来反应城镇组织规律,并根据这些关系的不同归纳几种西藏典型的小城镇空间结构类型,并对这些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剖析,全面、深入的反映西藏小城镇的空间结构特点。第四章为西藏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由大到小、由概括到具体、由平面到立体分为平面形态、街区肌理以及街道三个层面。平面形态层面在定性描述之上运用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进行描述、分类与对比,分析了其平面规模整体发展均衡度、平面形态复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街区肌理层面则主要进行了构成要素归纳、生长过程解析,并总结了其典型特征。街道层面通过类型、尺度与界面来研究,最后分析了其地域性形成的本质原因。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前面四章的研究内容以及结论进行了归纳、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