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实秋文学修养深厚、学风严谨、桃李天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其教学实践经验是丰富的值得借鉴的。他不仅在散文中时时流露自己的语文教育倾向,更写有专篇文章谈与语文教育相关的内容,如《国文与国语》《中国语文的三个阶层》《作文的三个阶段》《语言、文字、文学》等,涉及语文的含义、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课程目的、教材、教学内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言语交际)与要求等。梁实秋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内涵丰富,有富有建树的新东西,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对于指导语文教育理念与实践,在今天看来也仍有借鉴的意义,特别是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上的具体实施建议,简单明了,实施方便,可以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学习者直接有效的帮助,具有一定教学应用价值。本文致力于全面详细并深入具体地挖掘梁实秋文章,以使梁实秋的语文教育思想得到一个宏观的展示,一方面有助于开拓梁实秋的学术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补充、利用或者仅提供一些客观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由三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简明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梁实秋的成长经历、家庭影响、时代背景、职业影响、思想倾向(文艺批评观、政治观、文学特色)对形成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对语文教育环境问题的启示。第二章详细阐述梁实秋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他对语文课程名称、学科性质与目的意义的述论,以及对语文教材、教学内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要求等的具体观点或实施建议。第三章阐述梁实秋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对语文课程观的启示,对语文教材观的启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包括对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结论部分,先阐述了梁实秋语文教育思想的总体特点:既重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十分务实;既尊重人性,又强调理性。最后强调了梁实秋语文教育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