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硅胶-黄土混料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工程应用分析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开展粉煤灰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关于粉煤灰资源化综合利用问题,前人曾开展过很多研究工作,但受到利用途径及利用量等因素所限,仍有大量的粉煤灰未得到有效利用而被大量堆放。本文以粉煤灰、黄土及硅胶为对象,按不同配比条件制作试样,通过土工试验,测定其物理力学参数,并在总结其物理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其用作地基处理挤密桩的可能性,同时基于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其工程应用效果。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酒钢电厂粉煤灰化学组分中,Si O2+Al2O3+Fe2O3+Ca O含量之和大于80%,且烧失量较低,仅为4.54%,因而是一种品质较好的建筑材料。根据其颗粒大小及颗粒组成,可等同于砂质粉土;从颗粒级配来看,属于接近级配良好的一类,因此其工程性能相对较好。2、击实试验表明,在黄土中加入适量粉煤灰,不但可以提高混料整体密度,而且处于最大干密度时的用水量也会大大降低。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明,粉煤灰黄土硅胶混料不同配比下,试样的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当龄期超过28d,其强度仍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在28d龄期下,粉煤灰:黄土=1:3时,试样的抗压强度为0.93MPa,在此配比下,如果掺入硅胶20%后,试样的抗压强度会增大至4.24MPa。因此,在粉煤灰黄土混料中掺入硅胶,试样的抗压强度会明显提高,这种特性对于缩短工期具有重要的意义。4、直剪试验表明,粉煤灰黄土硅胶混料不同配比下,养护龄期越长,试样的抗剪强度越大;粉煤灰黄土不同配比下,试样的粘聚力随硅胶掺入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随硅胶掺入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8d龄期下,粉煤灰:黄土=1:3时,试样的粘聚力为57.3k Pa,内摩擦角为32.2°。而在此配比下掺入硅胶20%时,试样的抗剪强度明显提升,粘聚力增大到324.5k Pa,内摩擦角为22.4°。5、固结压缩试验表明,在28d龄期下,粉煤灰:黄土=1:3,试样的固结压缩量为2.0mm,而在此配比下掺入硅胶20%时,试样的固结压缩量仅有1.40mm;其28d龄期下的抗压回弹模量达到425MPa,是常用二灰土材料的1.2倍,具有良好的工程特性;根据室内试验测试结果,确定粉煤灰黄土配比为1:3,硅胶掺入量为20%时,是该类混料的最佳配比,其物理力学性能最好。6、取粉煤灰黄土配比为1:3,硅胶掺入量为20%时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作为粉煤灰黄土硅胶混料挤密桩桩体材料参数,并基于工程实例,取试样测试参数计算单桩承载力,进而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272.5k Pa,其结果满足并优于设计要求的250k Pa;利用Plaxi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粉煤灰黄土硅胶混料挤密桩对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加固区土体应力明显减小,处理后地基沉降量仅为44.90mm,较设计要求的70mm沉降量降低了35%。
其他文献
三维地层模型为地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使以前常用的二维图形和存在于地质工作者头脑中的三维信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显示出来,并实现相应地层信息的查询,使地质工作者从三维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夹层结构,瓦楞芯夹层板具有轻质、高韧性、抗冲击能力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工程领域的结构设计。一种典型的瓦楞夹层板是由两层面板和介于面板之间的
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苹果的迅速商品化使得大量苹果在国内异地销售和进行国际贸易,苹果由于其自身质地脆嫩,在采摘、装箱、运输、贮藏以及深加工的所有环节中造成机
以电位为测量对象的电法勘探,如充电法,对仪器系统的动态范围有更高的要求:非平稳随机干扰背景条件下,不同测量点位上的测量数据需要在共同背景下进行比对,才能识别真实异常
偏移作为一种提高复杂地质目标横向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它可以克服时间偏移的缺点,能够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比较准确
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沉积盆地充填过程的定量模拟研究提供了条件。沉积盆地充填过程的定量模拟这种技术为地质学者研究复杂的地质过程提供了一种简单、
考虑层状岩体和层状岩质基坑的特点,如何合理设计层状岩质基坑三维可视化系统是岩土工程界急需解决的一大科学难题。本论文以层状岩质基坑工程理论和三维可视化设计原理的研
近年来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滩涂区域风力资源的开发越发炙手可热,而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阻止了丰富风能的开发,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研发有效的滩涂风机安装配套设备,特种桩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PC已普及到每个家庭,市场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PC产品性能的提高已不再只是提高CPU主频和内存的容量,绿色环保的概念已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降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