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富活力的经济主体,科技型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决定了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从根本上影响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科技型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有其他经济体不能比拟的影响力。重视科技型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素——知识创造,挖掘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行为的一般规律,从而有针对性规避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弊端,从要素和过程出发提出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对策,对科技型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大量阅读文献、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调研基础上,从知识论视角,界定了知识、知识创造、知识创造能力、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在专有性、复杂性等方面的特点;剖析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行为在知识产出、对学习的依赖程度等主要方面的表现;从先导过程和核心过程分别阐述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分析了知识与信息获取、知识与信息传导、知识识别与决策在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先导阶段的角色,对知识学习、知识转化、知识联系在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核心阶段的作用进行了剖析。(2)在充分分析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基础上,从知识场的支持力、知识员工自我创造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论证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分解的理论依据。分别分析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场对知识创造支持的作用机理,科技型企业知识员工自我创造对知识创造的作用机理。同时,论文分析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主要包括持续学习与学习能力、组织协调与企业治理、知识场的开放性、专有性和知识场的信息传递功能。(3)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形成机理。理论上,论文研究了科技型企业知识场支持力和知识员工自我创造能力形成机理,讨论了促成两种能力形成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实证上,论文构建了基于理论分析的科技型企业知识场支持力和知识员工自我创造能力对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间的互动关系模型,搭建了相关变量间作用路径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对变量间作用路径进行了规划,并验证相关变量间关系的假设。采用Bootstrap方法研究了知识联系对知识学习和知识转化与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变量间互动作用的存在性,证明了知识联系在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中起到的核心作用。(4)设计了基于G1法、G2法、熵值法和离差法的赋权方法集,采用Jaynes最大熵原理体现各赋权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基于各赋权结果差异最小的原则,对样本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样本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状况和评价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样本研究结果初步分析了提升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途径。(5)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科技型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要保持动态成长性与较强的竞争力状态,必须进行持续、有效的知识创造,保持较高水平的知识创造能力,除了对知识创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还要进行综合客观评估、甄别影响知识创造能力的障碍因素,从而不断强化知识创造能力。同时,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及两者之间的互相配合和有机互动提升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对策建议体系,具体对策建议包括:提升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评价相关对策、必须开放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和知识沟通渠道,做到内部对新知识和信息的全面接受、学习、转化和应用,即外部资源与要素的快速内部化,加强企业治理为知识创造提供保障,提升外部环境对科技型企业知识创造行为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