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比派是19世纪末由法国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创立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主要成员有德尼、塞律西埃、维亚尔、博纳尔等人,其绘画风格的主要特征体现为象征性、装饰性和折衷主义的倾向。纳比派画家们的象征主义风格,其实是对印象派的反叛,反对印象主义对现实的视觉再现,主张以改造自然来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装饰性是纳比派画家们的另一风格特征。在纳比派画家所处的那个时期,欧洲艺术家对日本浮世绘普遍都很感兴趣,除了维亚尔有一些装饰手段来自家族的纺织品纹样和其他画家一些阿拉伯纹样的运用之外,大部分都呈现出一种日本浮世绘式的平面化的装饰风格。另外,纳比派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表现出一种对传统风格的“精炼”融合。《画室》系列油画是在对纳比派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运用纳比派的象征与装饰的风格进行的创作实践。在创作中,同时也辩证地反思了折中主义所带来的问题。今天的观众对艺术品的看法比一百年前要开放很多,纳比派已经不那么“现代”了,所以当代的作品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向更传统的风格去“折中”,当下向纳比派学习的本身也许就是一种“精炼”传统风格的折中。《画室》系列油画以及十二幅画面两行六列的组合展示方式来呈现,作品在追求象征性、装饰性和加入一些对纳比派代表画家的致敬元素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即在创作中融入了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概念,用“画室”特有的象征符号体现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