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成为转变增长方式、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必然选择。然而奶牛规模化养殖并非是简单的规模越大越好。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规模养殖场对饲养管理水平,疫病防治,从业人员素质,牛粪尿处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分别用可持续性价值评价法,三支柱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法和MESMIS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法,构建了针对规模化奶牛养殖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并对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的养殖场进行可持续性评价,以选出最具可持续性的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分析影响奶牛规模化养殖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以推进内蒙古乳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国和内蒙古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并对内蒙古地区调研数据进行基本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奶牛规模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内蒙古地区调研数据显示,规模化牧场盈利性高于养殖小区;大规模牧场盈利性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牧场盈利性最低。之后本文综合调研情况、专家意见、从业人员意见分别运用可持续性价值法,三支柱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法和MESMIS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法,以内蒙古地区调研数据对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的可持续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均得出牧场可持续性高于养殖小区,大规模牧场可持续性高于中小规模牧场的结论;可持续性价值评价法认为小规模牧场可持续性高于中规模牧场,三支柱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法和MESMIS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法认为中规模牧场高于小规模牧场。最后本文运用可持续性障碍度分析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有序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加强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牧草种植,鼓励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进入奶牛养殖业,以提高奶牛养殖的饲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