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园地”里的“新月态度”——《新月》杂志“书报春秋”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传媒的视角切入《新月》杂志,抓住其一个专栏,在认真细读其中的每一篇书评的文本的前提下,由点及面、“小事化大”的对“新月的态度”,尤其是其文学本质进行分析。同时,论文不拘泥于《新月》杂志本身,结合新月社其他同人的理念,以及整个当时文坛的背景,放眼整个“新月派”。并且利用传媒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为支撑,书评作为一个“同人杂志”的“公共领域”,利用其独有的批评权利,规范秩序并且对思想起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了新月编者对话语权的争夺。《新月》对于书评的重视是“新月”文人的一种远见卓识,对于今天的文人应该是一种启示和警醒。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包括一个引言一个结语和四个主体部分。引言部分将对国内外对“新月”的研究作一个现状分析,并据此指出本选题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介绍《新月》创刊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书报春秋”创立的必要性。第二章首先通过列表的方式对“书报春秋”栏目中所选择的书目进行分类比较。其次,研究“书报春秋”栏目中对不同类型文章书籍的批评风格,从而可以看出《新月》对于社会各种学科支持和批驳的基础。最后,从“书报春秋”的选书及批评方式的演变可以看出,《新月》对于不同时期社会现象的重视方向。第三章特别独立出来讨论“书报春秋”栏目对于文学的意义以及《新月》对于小说、诗歌、戏剧以及各种文学现象的独特态度。第四章通过书评对读者的导向和社会的接受,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及传播效果,以传媒的视野看“书报春秋”栏目对整个《新月》杂志、“新月社”、以及整个文坛的意义和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可可(cocoa)是人类的宠儿。这种产自热带的果实从被人类洞悉奥秘开始,经过上千年时间的发展,最终从一隅之地走向世界,成为人类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从可可到巧克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