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视角下产业集群演进的动态过程理论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43173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东南沿海农村地区形成的产业集群现象丰富而明显,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创新成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如何指导产业集群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对中国经济再次腾飞意义重大。这要求产业集群理论学者从传统的成本和资源视角向企业知识观视角转变,进而深刻理解产业集群发展和演进背后知识创造和利用的一般规律。然而,目前缺乏产业集群演进的知识理论,仅有的相关文献对现实中集群发展所表现出来的阶梯式成长轨迹缺乏解释。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情境探究知识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进机制,不仅深化了已有相关文献,而且开拓了产业集群演进的知识理论。文献分析表明,其一,知识视角的产业集群理论在近年来逐渐兴起,但没有构建基于过程观的动态理论,因此不能理解产业集群演进背后的内在机制。仅有的相关文献停留在理论思考阶段,过分强调产业集群作为组织场域的制度同构化作用,不能有效解释现实中集群发展和演进规律。其二,已有理论强调制度同构化和集群利用式学习。将与之相对的制度创业和探索式学习等概念,引入到产业集群发展和演进的分析框架中,是构建知识视角下产业集群演进的动态过程理论的有效途径。其三,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需要深刻理解其情境,因此把研究置于改革开放和和市场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并将市场转型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纳入分析框架之中,是构建知识视角下产业集群演进的动态过程理论的关键。本文主要目的是,以市场转型为背景,通过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建立知识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进的动态过程理论。本文不是验证已有理论,而是构建新的理论。因此,在实证部分采用了一个深度的案例研究设计,满足本文对产业集群演进历程的考察。本文所选取的案例是江苏省内一个典型的乡镇制造产业集群,超过40年的发展历程,跨越了计划经济后期和整个市场转型时期,经历了两个周期的发展起落,发展与变革轨迹清晰生动,符合本研究创新相关理论的需要。以扎根理论方法论为指导,本文正式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3年末结束,与作者导师、国内外学者讨论后,本文描绘了产业集群演进轨迹,阐释了解释机制,进而建立了知识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动态理论,并就该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命题。研究表明:其一,本文的案例集群在其形成至今的40余年内,先后经历了竞争力的缓慢形成、快速提升、下落、回升、快速提升、缓慢发展等六个明显波动的历史阶段。期间,集群整体知识表现为缓慢提升、快速提升至停止、再到重新缓慢提升的反复循环过程。这一变化背后的一般规律——集群演进机制——是集群作为组织场域整体的制度性变革(同构化与制度创业)和学习(利用式和探索式)自加强效应所致。其二,由此,本文构建出知识视角下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一般理论框架。一般理论框架认为,产业集群演进的一个循环过程由三个阶段所构成:即“(1)制度同构化与集群利用式学习行为自加强→(2)制度矛盾→(3)制度创业与集群探索式学习行为自加强。”由一种制度变革过程及其所对应的集群学习行为过渡到另一种,是决定产业集群知识变化进而导致竞争力波动的内在机制,而能否克服过分制度同构化和过分利用式学习所产生的集群制度矛盾,是决定产业集群是否能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三,在制度同构化阶段,为了获取合法性,企业大范围利用集群已有知识并转化为生产率,进一步加深制度同构化程度。集群知识增量边际递减直到停止增加,这是集群的学习近视,从而产生集群制度矛盾。在制度矛盾阶段,集群没有新知识产生,已有知识生产率和竞争力消失,集群生存危机使得行为者意识的反思性转移,集群开始制度创业和探索式学习。在制度创业阶段,打破已有制度,创造新的制度,集群行为者探索超出已有技术轨迹的新知识,开始探索式学习,集群创造出新的知识,集群知识增量开始边际递增。新知识带来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加强了制度创业行为的合法性,进而在集群持续发展中再次演变成为新一轮的制度同构化和利用式学习,集群知识增量从边际递增,经过拐点,转而边际递减。集群进入“制度同构和利用学习→制度矛盾→制度创业和探索学习”新一轮循环。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不仅可以解释中国情境中产业集群演进的一般规律,而且可以有效预测集群未来的发展轨迹。本研究试图在以下领域做出理论贡献。首先,本文构建知识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演进的动态过程理论,是对已有集群演进机制相关研究的创新,填补理论上的空白。本文将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创新性引入集群演进机制分析中,刻画出产业集群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为从知识视角解释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和波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其次,本文整合制度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解释集群演进机制的工具,解释了组织制度性变革和学习行为之间联系的内在逻辑,加深了学者对二者复杂动态关系的理解,回应了组织理论学者近期的研究号召。最后,本文以中国市场转型理论研究成果为背景,深刻理解中国产业集群演进规律,为我国集群地方政府出台恰当的治理政策、集群企业及时战略变革等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文末,作者也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的脱机指征及提高脱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并行有创机械通气的2例成功脱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跨国公司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部门及其职业经理人工作的职能范围逐步扩大,已由专注企业订单执行交付管理的职能部门转变为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战略部门。
目的建立金荞麦提取物中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1 mol/L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检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动态变化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评估微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相对于植物群落的变化,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能够更迅速地反映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
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绘制我国会计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可以从动态环境中把握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对推动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较有意义。目前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会计研究领域应用较少,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单一,对会计研究领域的主流学术群体、经典文献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论文将新兴的实证研究方法可视化分析应用到会计研究领域,选取最具特色和最高影响力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以CSSCI数据库为来源
生物雷达是一种用来探测生命体的特殊雷达,它融合了雷达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不需要任何电极或传感器接触生命体、间隔一定的距离、可穿透非金属介质(砖墙、废墟等)
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排放被认为是致病微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港口国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控制和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
针对特殊领域中密码算法动态重构的需求,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与专用密码电路ASIC和定制指令集处理器ASIP相比,在性能和灵活性等关键指标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已经成为相关领域
<正>2014年11月底,笔者参加了一次地市级教研室组织的八所重点高中的"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研讨的篇目是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寒风吹彻》。但
华丰煤矿深部准备巷道均为全岩掘进,开拓准备时间长,掘进成本较高。通过将大断面扩修过的水平大巷采用机轨合一联合布置,取消胶带运输巷及转载煤仓,实现运料、运煤集中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