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问题研究——以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为例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规模持续不断扩大,危险化学品工业作为园区最早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行业,仍然是推动上虞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优势项目。缘于危险化学品企业所属的高危特质,以及园区政府安全监管不到位、管理手段滞后,往往最终酿成泄漏、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会给园区职工生命造成伤害、企业财产毁损和工作环境遭到破坏。  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突发的特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减少或可控其酿成的灾难后果,以实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友好,确保危险化学品行业持续、协调、稳定、有序发展,已成为园区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政府应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为研究对象,借鉴了危机管理理论、协同管理理论、灾害学理论、应急管理理论等,采用文献研究、典型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对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存在“重发展,轻安全”理念及意识;二是机构组织设置不健全、机构有名无实、救援队伍及装备不足;三是缺乏协调效率及社会力量参与体制和完善事故响应机制缺陷;四是信息决策程序缺位及协同决策程序不畅;五是救援原则缺乏针对性、预案不完整、分类预案主题不突出、预案缺乏演练及修订。  为提高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第一,树立园区安全第一发展理念,强化应急管理意识教育;第二,健全园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第三,构建园区多元化的应急救援主体,优化应急管理机制;第四,应用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管理手段,建立园区综合应急管理平台;第五,完善园区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培训演练及评估。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0%,而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虽然我国贫困
耕地产能的维持是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内在需求,而耕地质量保护是维持耕地产能的关键,农户作为耕地的实际生产经营者,他们的耕种行为直接影响耕地质量的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1978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7亿,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56.1%,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