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休斯自然诗中的道家思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身为诗人的第一冲动即是赞颂自然。休斯对自然和谐的直觉感悟深深植根于凯尔特文化传统中,随着对道家思想认识的深入,这种直觉逐渐成长为对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不懈求索,并最终演变成对宇宙恒一信念忠贞不渝的坚守。自柏拉图以来,西方文明对理性的过度崇尚导致人类控制自然欲望的极度膨胀,神圣的大自然逐渐沦为人类谋求利益的工具。与此同时,人类因自我异化不仅被外界大自然惩罚,而且被自我内心放逐。然而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为自然而生。休斯以其对自然和谐的直觉感悟和诗人的高度责任感,在早期诗集《雨中鹰》和《牧神》中,对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质疑,并借此呼吁自然本性的回归,这与道家中重直观感悟、轻理性分析的观点颇为契合。此外,休斯对自然中蕴含的巨大生机与能量给予了由衷的赞美。休斯对生命本体的独特关注体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地胸怀。在道家思想中,水与山谷因泽被万物、居下不争的品质成为最接近“道”的象征物。“上善若水”的水之道与“谷神不死”的谷神精神在休斯中期诗歌创作中生根发芽。在谷神惠及万物,细水润物无声的无为之道中,休斯创作出诗集《河流》与《爱默特废墟》。历经生命沧桑的休斯在道家思想中逐渐洞悉了生之有、死之无,以及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的玄妙。因循自然生命的律动,休斯在《河流》与《爱默特废墟》中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通过“无为而无不为”之道,休斯重获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逐步趋近“天人合一”的境界。休斯认为,诗歌是通往内在心灵的神奇旅程。老子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行。在最后一部诗集《生日信札》中,休斯法道家自然之道踏上了一条内省之路,实现了内在心灵的重生。休斯诗歌中流露出的道家思想是毋庸置疑的。本文立足于主题研究,应用比较研究手法,通过追寻休斯自然诗中的道家思想内涵,揭示了休斯实现外在自然世界与内在心灵世界和谐统一的完善之路,从而印证了道家的真谛所在。休斯在生活以及诗歌创作中践行道家思想成就了自我,同时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其他文献
一望无垠的绿色铺向天边,农用飞机穿行在低空往来施肥,大马力拖拉机迅捷耕作在田间,一台台喷灌机平移圆走播洒着雨露。春播之际,激光平地机的智能作业让地面像水面一样平整,气力式
情感在人类感知、决策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情感智能的研究只存在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机交互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情感信息处理已
张承志是当代一位极具研究价值的作家。综观他的文学创作,理想主义思想正是其一以贯之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下,囊括了作家对人生、时代、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深层次思考,
对过去十年(2000~2010)刊登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和外语类刊物有关英语听力测试研究的文章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1)过去十年间,英语听力测试研究略有上升;(2)研究涵盖了任务
<正>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常见并发症。我们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分别进行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
通过分析乘务管理体系及其管理职能,描述标准化在作业流程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以及文本体系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和5S标准化,阐明其应用对乘务管理体系标准化、
宋代诗话繁盛,严羽《沧浪诗话》代表了宋代诗话发展的高峰,是中国诗歌古典主义诗论的标准典范。本文在严羽《沧浪诗话》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从严羽诗学观念入手展开讨论,侧重点
<正>2013年4月22日,美国化学会开辟"化学家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第10个年头。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ACS)自开辟该活动以来,每年都会在Journal of Chemic
J.R.R.托尔金的代表作《魔戒》业已在英美学术界赢得了极高的声望,被公推为欧美文学界方兴未艾的奇幻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基于文本细读和批评回顾,本文作者发现《魔戒》的叙事
话语标记语在同常语言交流中随处可见,它们是用来标示话语之间各种逻辑关系的词或短语结构。相关语用学领域的语言学家(Stubbs,1983;Goddard,1998;Schiffrin,1987;Stenst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