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HIV-1进入人体后除了感染其主要的靶细胞CD4+T淋巴细胞以外,也可感染单核和巨噬细胞,并能穿过血脑屏障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及神经功能损伤,称为“HIV相关神经功能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HIV-1透过血脑屏障被认为是HAND发生的关键,其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单核细胞携带HIV-1通过血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HIV-1进入人体后除了感染其主要的靶细胞CD4+T淋巴细胞以外,也可感染单核和巨噬细胞,并能穿过血脑屏障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及神经功能损伤,称为“HIV相关神经功能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HIV-1透过血脑屏障被认为是HAND发生的关键,其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单核细胞携带HIV-1通过血脑屏障迁移至大脑,在HAND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CD181(CXCR1)是趋化因子IL-8(CXCL8)的受体,能够特异地与IL-8结合。有学者发现IL-8除了募集和激活中性粒细胞,还可调节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细胞和T细胞的炎症反应,增加病毒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单核细胞迁移,穿过血脑屏障。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HIV-1感染者中的HAND患者单核细胞上CD18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HAND患者,CD181主要存在的单核细胞亚群,即CD14+CD16+单核细胞具有更多跨膜迁移和整合病毒DNA的优势,HIV-1感染者中HAND患者脑脊液中HIV-1 DNA含量也增高。但是,HIV-1感染是否影响单核细胞上CD181的表达水平?CD181+单核细胞是否携带HIV病毒?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探讨单核细胞与HAND发生的关系,本研究拟对HIV感染者单核细胞CD181表达及其HIV DNA含量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单核细胞在HIV感染者HAND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前期基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HIV/AIDS诊断标准,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红丝带门诊纳入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确证阳性的患者16例,同期健康对照者20例。2、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3、磁珠阴性分选单核细胞后,应用FASC Aria Ⅱ流式细胞仪分选CD181阳性与阴性的单核细胞,同时检测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上CD181的表达水平。4、按照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操作说明提取单核细胞DNA。5、dd-PCR测定每个单核细胞内HIV-1 DNA的平均拷贝数。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和GraphPad Prism7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图形绘制,组间差异应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表面CD181表达显著增加。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表面CD181表达显著增加。3、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表面CD181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细胞。4、CD181+单核细胞的HIV-1 DNA含量显著高于CD181-单核细胞。结论:HIV-1感染者单核细胞CD181表达显著增加,CD181+单核细胞比CD181-单核细胞携带更多的HIV-1 DNA。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展开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市场的每个主体都面临着未曾有过的风险与挑战。在过去的电力管制体制下,电力市场价格由管理
随着汽车工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技术获得较大的发展。作为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之一的车道保持系统,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针对车道保持系统中的视觉传感器失效以及控制器的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智能车系统和底层控制系统,包括智能车的架构、传感器选型原理和底层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然后对智能车的转向、制动及驱动底层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表明了改装的底层控制系统可以满足自动驾驶实时性及控制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及最主要的死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寿命。对心衰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积极给予临床干预,可改善预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常伴有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升高,提示PTH可能参与其发生发
胶体颗粒通常指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在水或乙醇溶剂中的颗粒粒径通常为1-100 nm,由于其粒径较小,重力可忽略不计,故在水或乙醇溶剂中呈现相对稳定的胶体悬浮液。悬浮液中的胶体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组装成形状各异的二维和三维胶体晶体,包括Janus球,胶体薄膜,条纹和纤维状等。其中,纤维状的胶体晶体由于其在光子器件,表面图案化等领域的潜在价值,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获得纤维状的胶体晶体,通常
在低压配电网系统当中,存在两大主要电能质量问题:谐波和三相不平衡,时刻的给电力系统带来损害。电能质量调节器(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PQC)是当前比较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抑制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补偿速度快、补偿精度高和抗扰特性强的特点。目前对于三相三线制电能质量调节器的研究已经很成熟,由于我国配电网大多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线路,所以,三相四线制电能质量调节器
HIV-1 广谱中和抗体(Broad spectrum neutralizing antibodies,bNAb)可以靶向HIV-1包膜糖蛋白亚基上的抗原表位,并表现出广泛的抗HIV-1活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借助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将 3BNC117、N6、PGT126、PGT128、35022 和 10E8 的单链可变区片段(S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光解水制氢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光解水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科学家Fujishima和K.Honda在实验中偶然发现,TiO2单晶光电极在施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plateletvolume,MPV)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比值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发展为脓毒症的价值。方
水库逐渐成为多数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但水库的内源污染极大地危害着水源水质。水温分层是内源污染的主要诱因,破坏水温分层是控制水源污染的关键。虽然水温分层阻碍了上下层
本文针对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锰锂(LiMnPO4)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率都很低的缺陷,采用水热法制备LiMnPO4,通过添加矿化剂和表面活性剂、颗粒间构建三维导电网络的方法来改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