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秩序—布依族非正常死亡仪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5812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历程,但又不仅只象征着人类生物生命的结束,它更是一个综合了自然、生物、文化与社会等多重意义的人类历程。因此,对任何群体而言,死亡都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人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开始。本文是基于贵州省盘县布依族丧葬仪式中专门针对“非正常亡者”的“非正常死亡仪式”研究。这里的“非正常”包含的不仅有法医学上的“定义”,还有一个民族群体“观念”上的“定义”,民族群体“观念”上的定义也许还更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内在结构。本文正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了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死亡—紊乱—仪式—秩序重构”之间的终极关系及表现形式进行探讨,深入分析“非正常死亡仪式”的结构转换与象征表达;从布依族人在丧葬仪式中所表现的死亡观念为出发点,尝试性分析丧礼仪式对族群秩序关系的普适性意义。文章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做了介绍;第一章从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两方面入手,对布依族的死亡观念及丧葬习俗做了概况性介绍;第二章以布依族“非正常死亡仪式”为案例,论述了布依族“观念”上的“非正常死亡”与“正常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非正常死亡仪式歌”的文化涵义;第三章以“仪式”与“秩序重构”为主要论题,从人类学结构功能、仪式象征等理论角度,探讨“非正常死亡仪式”对群体“秩序重构”的终极性意义。结语:一种的成熟的文化,必定是善待死亡的文化。在布依族人观念中,不具备举行“正常死亡”葬礼的“非正常亡者”对其所属群体秩序造成了终极性“颠覆”,通过仪式来对秩序进行调适与整合在一个民族的内隐文化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一种意义可以是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民族在这一文化事项上的缩影,是人类对生命最高层次的理解和尊重!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群众体育正加速从公益性向有偿性转轨,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经营性的有偿服务,而其中职业标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核心,一
柳州螺蛳粉原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吃,而短短3年时间已成为风靡网络、俏销全球的"网红"小吃,并自带"热点"不时自发形成新闻点。在这背后,是新闻媒体坚持求新务实的报道原则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网络购物,网络口碑已成为消费者网购选择时的重要判断依据,而在线评论作为网络口碑的典型代表,正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
“这个奔跑逐梦的时代/有幸同行的你和我/这个书香浸润的季节/让我们以书为媒以书为镜以书为妆/做个容颜姣好的女子/我有阅读之美/你享阅读之乐/如醉如梦如诗如歌”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方法选择12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观察组)、腹式全子宫切除术60例(对照组),比
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否则就没有灵魂。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及时、准确地发现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损伤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桥梁在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然而,闽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女性问题由于和国家民族问题紧密相连而倍受男性作家的关注。男性作家塑造女性形象大都站在启蒙和重塑国族形象
目的分析喉结核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8例喉结核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弥散型15例,肿块型3例,5例伴有活动性肺结核,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