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选题及意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很多领域成为世界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分析表明,在很多高科技领域使用的发明专利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外,很多高端设备还不得不依赖进口,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还非常少见,这都显示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而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竞争、资源短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企业实施创新,加快和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事实上,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企业的领导者也并非都是熊彼特所提到的天生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只有对创新具有良好的预期,即预期到实施创新能够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企业领导者才会实施创新。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成为众多学者、企业家所关注的问题。国外学者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那些经常创新的公司往往是占有行业市场份额最大、拥有最强品牌影响力的公司;那些在创新方面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非常注重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企业。尤其是对新型的知识型企业而言,它更愿意通过提高企业品牌度和企业声誉等无形资产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进而整合内、外部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绩效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Cooke和Wills,1999)。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中国企业的影响市场的能力也较弱,尤其是缺乏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品牌和较好声誉的企业。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从企业创新对企业品牌影响力和企业声誉方面的影响研究比较常见,而从品牌影响力和企业声誉构成的市场影响力对企业创新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品牌和企业声誉视角的市场影响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以及市场影响力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命题。二、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相应的方法就市场影响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1)通过文献的梳理,回顾以往学者对市场影响力的相关研究,确定市场影响力的定义,并从品牌影响力与声誉影响力两个维度来构建市场影响力的测量量表;(2)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市场影响力对创新资源的获取及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构建相应的概念模型;(3)采用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数据,对市场影响力、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和AMOS6.0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从资源获取的角度建立了“市场影响力—资源获取—创新绩效”的关系框架进行研究。(1)基于现象的观察和现有理论研究基础提出问题;(2)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文献回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研究市场影响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3)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数据验证得出结论,提出本研究的启示与建议,就本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三、主要结论本文从营销学的角度,将市场影响力分为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影响力两个维度。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在影响企业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中选择了其中较重要的资源要素(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和顾客资源)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市场影响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并通过对我国202家企业样本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影响力能够通过企业对创新资源获取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1.市场影响力中品牌影响力与声誉影响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也符合以往其他学者的观点。例如国外学者Saxton (1999), Arjun Chaudkuri(2002)等也论证了企业声誉与品牌之间具有密切相关关系。2.市场影响力对资源的获取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在数据验证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影响力对人才资源的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2)品牌影响力对资金资源的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3)品牌影响力对顾客资源的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4)声誉影响力对人才资源的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5)声誉影响力对资金资源的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6)声誉影响力对顾客资源的获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3.资源的获取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2)资金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3)顾客资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四、主要创新(理论贡献)1.本研究对市场影响力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测量。综合了经济学、传播学和营销学对于市场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市场影响力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在以往学者的基础上将市场影响力分为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影响力两个维度,通过小样本、大样本调查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纯化、信度和效度分析,构建了相应的测量量表。2.本研究以资源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市场影响力从营销学的角度融入到创新理论研究中,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构建了市场影响力通过企业对创新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和顾客资源等)的获取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本文通过我国20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分析,首次对市场影响力是如何通过对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和顾客资源等创新资源的获取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定量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和AMOS6.0对论文的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市场影响力可以通过创新资源的获取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3.在本研究中,将顾客资源纳入到创新资源中进行研究。创新的成功最后必须要体现在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成功,因此必须涉及到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顾客。在以往的研究中,刘建新等(2006)利用资源基础论的观点论述了顾客也是企业的一种资源。但在资源获取的内容中,以往学者大多将技术、信息、知识、资金等资源作为创新所必须的资源进行研究,很少将顾客资源纳入到创新资源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顾客资源纳入创新资源进行研究。在顾客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方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具有高度忠诚的顾客资源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信任、认可与推荐可以为企业实施创新带来商业化的成功;(2)顾客直接使用产品或服务,对产品或服务的革新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直接表现在参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方面。而研究结果也表明,市场影响力可以通过获取或保持顾客资源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五、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1.局限性。(1)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市场影响力进行了定义,并尝试从企业创新所需资源的角度探讨了市场影响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但迄今为止,对市场影响力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本研究仅从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影响力出发对市场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因此,本研究对市场影响力的界定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进一步的验证。(2)本研究数据属于来自于企业调查的截面数据,不能体现出市场影响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关系。(3)本研究数据来自于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也就是说本研究结论应该适用于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而事实上,从经验中可以得知,不同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和难易程度、以及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效果都不相同,鉴于此,有必要就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单独研究。2.未来研究方向。(1)针对市场影响力的内涵定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以更加全面、准确地界定其内涵。(2)争取在以后的研究中收集企业的面板数据,以进一步研究市场影响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关系和积累性影响问题。(3)针对不同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和难易程度、以及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效果都不相同的情况,在未来的研究中争取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等方面的企业进行分类研究,然后再对比分析各自的研究结果,期望得到更深入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