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外军事基地是在两国或多国之间由于特殊军事关系而产生的事物,海外军事基地作为国际法上的重要对象,目前依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国际法规范,所以在法律层面,还有很多的国际法律问题值得明确和研究。而我国在各种考量之下,也开始了海外军事基地的构建,对相关领域的国际法现状并不够熟悉,亟待相关的梳理。本文目的就是在这个实际背景下从以海外军事基地的相关国际法理论和法律规定体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采用了包括综合文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军事基地是在两国或多国之间由于特殊军事关系而产生的事物,海外军事基地作为国际法上的重要对象,目前依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国际法规范,所以在法律层面,还有很多的国际法律问题值得明确和研究。而我国在各种考量之下,也开始了海外军事基地的构建,对相关领域的国际法现状并不够熟悉,亟待相关的梳理。本文目的就是在这个实际背景下从以海外军事基地的相关国际法理论和法律规定体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采用了包括综合文献分析研究、跨学科综合理论研究、比较数据分析以及结合实证理论分析、历史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对当前世界下的海外军事基地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定义、法律属性等、设立的国际法依据、国际法权利与义务,国际法律责任以及海外军事基地的终结等多方面的一些基本国际法律问题作出概述和总结,顺带延伸出更多相关问题,希望通过对海外军事基地和相关国际法律的研究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规范和原则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本文主要是从海外军事基地的法律定义和法律地位与属性等基础理论问题、国际法设立依据、国际法权利义务范围和国际法责任、海外军事基地的终结等五个方面进行叙述。对于本文的研究而言,第一个问题是针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基础理论,例如海外军事基地的概念定义等,第二个问题则主要研究的是: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上的地位基础问题,主要从海外军事基地本身的法律属性入手。而第三个问题是海外军事基地设立的国际法律依据,从海外军事基地设立的各类的国际法授权许可出发。而第四个问题涉及的是:海外军事基地的权利与义务的研究,包括对于海外军事基地的使用权的范围以及有限制的管辖与豁免权和海外军事基地负有的义务问题。而第五个问题则主要是针对:海外军事基地国际法责任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其责任构成,承担的归责原则,承担的形式等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最后则是对海外军事基地的终结情况进行相应的梳理。那么对此,本文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律的研究主要就是正文前六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海外军事基地的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概述。文章首先依据一些学术观点和理论,从时间、空间等方面,以切片法的形式分析海外军事基地的定义,明确其概念。然后在第二节解构海外军事基地的构成要件,进一步明析海外军事基地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让海外军事基地构建的国际法意义初步得到显示,加深了海外军事基地的内涵,同时体现其在国际政治军事中的地位。论文第二部分研究的是设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依据,也就是阐述海外军事基地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以及其存在的基础。首先在第一节,就是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各类国际法依据进行讨论,举出了几种国际实践中设立海外军事基地的依据基础。然后是对海外军事基地的双边、多边协定作为海外军事基地的设立依据进行了阐述。通过本章,将海外军事基地设立的重要基础—国际法律许可作了论述,对此更能看出海外军事基地的设立建设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法。论文第三、四部分是从有关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条约的角度,论述海外军事基地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首先是海外军事基地的权利,从国际法规范和国际习惯出发,分别对海外军事基地的主权、使用权、以及管辖权和豁免权的范围,限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是对海外军事基地一般最常见负有的义务有一个简要分层的总结,进一步让海外军事基地应当严格受到国际法规制这一点得到具体化。最后总结了海外军事基地的权利与义务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上产生冲突时的协调方式和原则。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从海外军事基地的国际法责任进行研究。本章主要重点是探究了在国际法责任制度中,国际法责任本身的构成,对应当承担国际法律责任方的归责原则作了分类,提到了国家责任,国际损害责任,连带责任和严格责任的国际侵权和国际责任中的概念。最后一节则是探究国际实践中最常见的责任承担形式。最后在第六部分是对海外军事基地的终结进行总结,涉及到了其终结的四种法律形式和具体的终结情形。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全面转型,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企业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因为企业拥有大量的创新要素,在研发活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科技革命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科技经济的供给、需求和消费三者之间的对接模式也在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赚取高额的利润,唯有紧跟科技经济发展的步伐,积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各国有着更加频繁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东道国,因此如何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上存在诸多差异,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优劣决定了中国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的成本与风险,成为了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对外
通过对认罪认罚中“应当”“一般应当”“可以”以及“不得”从宽涵义的解析,适用情形的厘清,多角度界定《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之“可以”涵义及适用。认罪认罚“可以”从宽之“可以”,广义上包括“应当”从宽,以及狭义的“可以”从宽这两方面,而“不得”从宽则从禁止的角度划出“可以”从宽不得突破的底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绝非意味着一律从宽,没有例外。部分学者主张对认罪认罚被告人一律采取“
在法学科学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司法推理活动坚持“情感无涉”的逻辑理性立场,避免情感破坏司法活动的客观性和判决结果的可预期性。但在司法实践中,“情感无涉”的司法推理观在确保司法活动客观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判决结果偏离普通人的经验常识、违背司法实质正义的后果。玛莎·努斯鲍姆在《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一书中提出,复杂的、完整的事实认定和法律解释的过程都需要情感(经验)和价值判断的参与,情感参与更是进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两高”通过司法解释规定,对传播突发传染病的行为,适用(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两高两部”以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对传播突发传染病的行为,从两方面进行了规制,一方面,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另一方面,激活适用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作了立法修正,完善了适用该罪
当多个投资者对某一东道国提起投资仲裁时,即为本文所述集体诉请,ISDS机制下的投资规则及仲裁条约中并未明确规定集体诉请这一仲裁形式,因而集体诉请长期处于“灰色地带”。但是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却又不乏集体诉请案件。虽然“Abaclat案”、“Ambiente案”、“Alemanni案”和“Theodoros案”的仲裁庭都认定其对集体诉请案件具有管辖权,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投资仲裁中集体诉请适用的
罗伯特·诺奇克,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其自由至上主义哲学不仅对自由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政治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诺奇克政治哲学的目标是捍卫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他的私有财产权思想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诺奇克私有财产权思想形成的背景。诺奇克私有财产权思想的产生源于复杂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福利国家政策导致了市场经济瘫痪,政治矛盾突出,社
破产管理人有权对待履行合同选择解除或者继续履行是各国破产法的通例,但现行破产立法未对破产管理人待履行合同解除权做出任何限制,似乎任何情况下破产管理人都可以对合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行使解除权。目前,我国破产管理人对待履行合同行使解除权遭遇诸多问题:第一,我国企业破产法第18条虽然将解除待履行合同的权利赋予了破产管理人,但是并未对破产管理人解除权行使的对象,即待履行合同的具体内涵,进行明确界定,同
贫困问题作为世界性难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去年,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并将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其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已经完成。尽管如此,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仍十分突出。乡村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之关键,也是教育反贫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目标的重中之重。而要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教育,关键还在于教师。乡村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关键,也是乡村教育改革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