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学的知识和科技资源支撑作用越加凸显,而如何解决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科技研发贡献率偏低、办学模式固化等现实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创业型大学以倡导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和社会为目标,通过内外部的共同建设,以实现大学功能的拓展,能够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大学的多样化需求。创业型大学的成功兴起,为加快我国现代大学转型、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现代大学建设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如何构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进行探究。首先,详细阐述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和基本职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涵义及其特点,系统分析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目标、结构、体制、机制和环境等构成要素,充分借鉴美国、英国、巴西等国外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先进做法,为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其次,从建设动力、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文化建设等四个维度入手,分析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基础,提炼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切入点,以互动主体模块和要素支撑模块为重点,构建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总体框架。再次,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理念,选取三所已开展创业型大学建设实践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福州大学要以着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为重点,实现创业型东南强校的建设目标;浙江农林大学要以推进协同创新组织变革与系统完善为重点,加快构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浙江万里学院要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理念,切实转变办学思路,推进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建设。最后,本文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资金支持、组织建设、机制形成、法规体系等内容,提出加快构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