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已经成为文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题材。宋代桃源诗值得深入研究的原因,一是其发展与宋朝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二是它表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精神生活及其创作心态。本文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的《全宋诗》为底本,统计出662首桃源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合桃源诗由来、时代背景、诗人经历、诗词发展不同走向等多方面对宋代桃源诗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思想及艺术特征,探究其丰富的文化意义。文章整体结构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四章,是本文的主体。第一章对桃源诗进行历史回顾。首先,追溯桃源诗的由来,本文认为桃源诗主要是以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为题材的诗作,一部分言及桃源但题材与《幽明录》“刘晨阮肇”之天台山故事有关,或两者相互杂糅的诗作亦列入其中,重点对陶渊明桃源世界的解读进行了简析,主要有仙境桃源、隐逸桃源三种;第二,对宋前桃源诗的历史回顾,以便对宋代桃源诗主题思想的承与变分析。第二章简单介绍宋代桃源诗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宋代桃源诗每个时期的内容和艺术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宋代桃源诗的演变与发展,先是承前人仙乡桃源之说及隐逸之说,其次便是对桃源发出不同的声音,对前人说法的质疑等,都使得桃源诗思辨化,又随着宋朝南渡,社会极其不稳定,桃源现实化的走向越来越明朗,诗人所追随的桃源也愈加令人失望,只好在心中另外塑造新桃源。第三章对宋代桃源诗的成就进行分析,分别是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创新。首先思想内容上,宋代桃源诗偏于思辨桃源以及吾心桃源,本文主要从其产生的政治环境、思想环境及创作主体的心态来研究;艺术特征上,主要从宋代桃源诗的诗体、构思、语言以及情与景、桃源在宋代诗词中的不同应用分析。第四章浅析宋代桃源诗的文化意义。首先,宋代桃源诗的演变发展与宋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保持着一种并进的关系。宋代662首桃源诗,从创作之初宋代桃源诗就体现了宋人强烈的慕陶心理;其次,宋代桃源诗的丰富性彰显了桃源理想社会的独特魅力;最后,宋代桃源诗的主题反映了宋人强烈的理想精神。本文认为宋代桃源诗所蕴含的情感意蕴不仅是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更是渗透了浓厚的时代气息、个人气息。无论是身世之叹、亡国之悲,还是在山水风物中寄托自己的桃源情怀,其情感都是渐而真挚、深刻,其格调平淡有味。本文认为宋人在绵延不断的创作桃源诗中一直不断地在实践着他们的这种乐天知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