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西部地区矿山由于受条件限制,在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以笔者所邻甘肃靖远煤业公司红会三矿为例,仍在沿用传统光学仪器和钢尺量距测量模式,测量新技术的更好应用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对西部矿山测量技术人员更好地应用新技术起指导作用,本文以红会三矿主井与红会一矿轨道上山两井间贯通测量为切入点,进行了新技术在西部矿山贯通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就利用GPS技术测设地面近井点的网形布设、观测方法、数据处理作了相应阐述;并对由无约束平差到约束平差时,西部地区可能遇到在矿区分布的原有国家控制点往往只有低等级点,或点位遭破坏、地表移动变形等可能使可用控制点很少的情况、以及西部高海拔地区坐标系统变换问题,提出了针对贯通测量的关键问题应对方案。通过本文测设方案可以看出: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与原方案比较,使用GPS、全站仪(SET22D)后地面平面控制、井下平面控制和井上下总的预计误差分别减小了29%、24%和24%。新技术具有精度高、用时短、出错少、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影响生产少,而且符合数字化的趋势。在贯通测量设计中,宜先利用最佳贯通点求解理论,计算出以最佳贯通点为中心的误差不超限区域,即允许区间(+W,-W),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最终贯通点K的位置,既科学合理、又直观方便,是优化设计方案的一个较好途径。通过笔者创建的可估算允许最大长度的虚拟导线模型进行推算,当采用E级GPS网测设近井点、全站仪(SET22D)测设井下7′′导线的情况下,得出了在类似测量条件下可满足8300m最长矿井贯通测量路线总距离(其中井下导线长度不超过4300m)、或1300m公路、铁路等长隧道贯通要求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