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相对于初中写作教学,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高中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研究性写作教学的实施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写作看法和疑问,构建出对自己文章和他人文章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以及写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写作活动中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论文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生本”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及时关注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状态,做到弃伪扬真。教师要注重对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注重将写作教学与生活积累密切相联,注重改革传统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及时发现学生习作实践中产生的亮点,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写作教学活动。研究性写作解决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困惑,重视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从学生素质角度探索和分析高中写作教学模式,让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调控和引导,实现理想的教学状态,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观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能够使学生自如地用语言去思维、去表情达意,用文章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