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镇痛效果;通过与其它镇痛方法的比较,探讨开胸术后最佳的镇痛方案。2.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及其它镇痛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变化。3.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及其它镇痛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切口感觉的中远期影响。方法:选择标准胸后外侧切口手术患者200例,经过性别和手术时间分层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人。A组为对照组,术后不预先采用特殊镇痛措施,仅在患者诉疼痛难耐时给予肌注盐酸哌替啶;B组为静脉泵镇痛组(PCIA组),C组为硬膜外镇痛泵组(PCEA组),D组为单纯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E组为肋间神经冷冻联合硬膜外镇痛组。术后七日内对所有患者行VAS疼痛评分,取其每日内各时间点的VAS值的最高值为其当日VAS值,取术后七日内VAS值的最高值为其最终VAS分值。记录患者术后七日内肌注盐酸哌替啶剂量,记录患者应用各种镇痛措施后的并发症及副反应。分别取各组中的部分患者于术前、术后4小时、术后1日晨、术后3日晨、术后5日晨的静脉血测其血清肾上腺素(AD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观察其变化趋势。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的伤口不适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1.肋间神经冷冻组、肋间神经冷冻联合硬膜外镇痛泵组各患者最高VAS分值的平均值低于其余各组,肋间神经冷冻合并硬膜外镇痛泵组每日VAS分值的平均值均最低,有低于单纯肋间神经冷冻组的趋势;肋间神经冷冻组各患者最高VAS分值的平均值低于硬膜外镇痛泵组、静脉泵镇痛组和对照组;硬膜外镇痛泵组、静脉泵镇痛组各患者每日VAS分值的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2.对照组和静脉泵镇痛组恶心、呕吐、嗜睡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硬膜外镇痛泵组及肋间神经冷冻合并硬膜外镇痛泵组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单纯肋间神经冷冻组。3.围术期各组ADR、ACTH、IL-6、β-EP、TNF-α浓度的变化为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浓度高于其余各组,且部分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的ADR、ACTH、IL-6、β-EP、TNF-α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各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A组的胸部不适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D、E组,该三组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结论:1.肋间神经冷冻能有效地缓解开胸术后患者疼痛,效果明显。2.肋间神经冷冻联合硬膜外镇痛泵能提供最佳的术后镇痛效果。3.未预先使用镇痛措施的患者(对照组)开胸术后围术期血清ADR、ACTH、IL-6、β-EP、TNF-α浓度变化幅度最大。4.肋间神经冷冻可能会增加开胸患者术后切口的中远期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