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思维品质和重要能力,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十个核心素养之首,因此对数感的研究将有利于完善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研究围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感现状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研究,采用问卷测试法、课堂观察法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数感现状作出测量与评价。本研究采用课程标准对数感内涵的定义:“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文献梳理将数感的构成要素分为:“数的意义、数的关系、数的表示、数的运算、数的估算、数的问题解决”六个方面。并且依据数感的六个方面编制六年级学生数感测试卷,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师市六所不同层次的学校490名学生进行测评,分别从六年级学生在数感上的总体表现、各要素上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同时,对所调研学校80名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其在数感培养中存在的困惑并为学生数感培存在的问题提供归因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有:兵团范围内六年级学生数感总体表现为中等偏下,男生和女生在数感的总体表现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六年级学生在“数的表示”“数的关系”“数的运算”方面表现较好,在“数的意义”“数的估算”“数的问题解决”方面表现不理想,男生和女生在“数的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在教师层面:教师应开发课程资源,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算法的多样性。在教材编排层面:小学数学教材有关数感内容的设置和编写应从发展学生数感的角度出发,例题及课后习题的问题情境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数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