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的决策质量,形成“用数据说话”的理性决策模式,院校研究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由最初的初步形成逐步走向规范发展阶段。然而,数据问题目前仍然是我国院校研究发展面临的瓶颈,要想真正走向规范化发展,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培育良好的数据文化已经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为了解数据文化在我国院校研究中的现状,本文基于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构建了数据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的决策质量,形成“用数据说话”的理性决策模式,院校研究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由最初的初步形成逐步走向规范发展阶段。然而,数据问题目前仍然是我国院校研究发展面临的瓶颈,要想真正走向规范化发展,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培育良好的数据文化已经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为了解数据文化在我国院校研究中的现状,本文基于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构建了数据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层”、“价值观”及“基本假设”,并具体从公开数据、重视数据、信任数据和使用数据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院校研究的数据文化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我国高校管理人员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发现,数据文化在我国院校研究中较为缺失,主要表现在院校研究数据不够公开透明、对数据的重视程度欠缺、数据真实客观性不足以及数据利用效率低下等方面。从上述三个层次来看,在物质层层面,我国院校研究的物理环境、组织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建设不足;在价值观层面,我国高校没有形成基于数据进行决策的价值观念;在基本假设层面,我国高校缺乏科学理性决策的理念。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我国院校研究数据文化的物质层缺乏建设资源、价值观缺少引导和监督、基本假设不够与时俱进等。为了培育我国院校研究的数据文化,本文首先对美国加州大学院校研究的数据文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加州大学在物质层面建设相对成熟,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模式成为共识,且理性决策思维深入人心。对此,本文提出了培育我国院校研究数据文化的几点策略:首先,全面推进院校研究数据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如设置院校研究机构、引进专业人员、搭建数据平台及引进相关技术等;第二,多方构建基于数据进行决策的价值观念,如高校领导者要积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政府要完善配套措施并加以引导,社会要加强对高校的监督力度等;第三,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理念,如大力推动传统决策思维向数据驱动型转变,针对不同高校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决策理念等。
其他文献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并巩固去产能成果。由于僵尸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等供应链内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治理和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僵尸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外部性影响。僵尸企业的困境状况和经营上的低效率会通过供应链企业间的产品、资金和信息联系对其客户企业进行传递,这种外部性影响是在治理僵尸企业和提高客户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时必须要考虑的。本文以2005-20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世界各国加深了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会计领域中,尽快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是我国财政部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国紧跟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步伐,在后者修订后,即行跟进修订,2018年修订进程初现成效,于2018年年初财政部对外发布租赁会计准则的修订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上取得的一座历史性的里程碑,财政部于2018年12月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全面引领创新和重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也扑面而来。在这一轮信息技术创新浪潮中,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逐渐壮大,其中集成电路企业作为目前的朝阳企业,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的信息产业的中心与重心所在。国家也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此期间,资本市场上许多集成电路企业想要通过并购重组交易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扩大自身规
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企业的任务来源开始由计划类转向市场类,航天SY作为我国某军用领域重要系统装备工程(型号)研制生产的总体单位之一,在当前的研制管理模式下,型号项目由于研制进度、质量、成本等不满足客户需求,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无法适应当前的激烈竞争的外部形势。本文通过对航天SY型号研制流程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型号研制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对问题、现象以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运用IPD的思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型金融衍生品,赋予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以规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在转股之前可转换债券具有普通债券的性质,转股之后具有股票的性质。与传统的权益和债务融资相比,可转换债券这种股性、债性兼具的特点使得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进可攻,退可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2017年再融资新规发布之后,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方
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和推进,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没能跳出“财务主导”的框架,与业务的连接和互动较差,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强调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业财融合原则。业财融合即通过业财双方的配合,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价值
近些年来,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我国快递行业也飞速发展。自2011年至2014年,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态势,然而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各快递企业为了抢夺市场,开始打“价格战”,快递行业整体向微利化发展,各家企业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各快递企业在2016年前后纷纷上市登陆资本市场。由于我国IPO审核制度较为严格,“借壳上市”成为了快递企业较为青睐的方式,目前快递行业已经有7家上市公
在动态的技术变革背景下,快速、准确地洞悉市场竞合态势,有效识别和应对外部专利威胁,有助于企业立于市场技术竞争之高位。通过对专利数据的分析,探究技术领域内企业间技术竞争合作关系,可以进一步挖掘对产业发展有价值的情报,为企业进入新领域或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情报支持。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从整体网络层面和个体价值层面,综合专利网络分析方法和图论的数学表达,以及企业的专利技术指标评
租赁模式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租赁模式走进中国,再到现如今,租赁模式快速发展并逐渐成熟,成为企业运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2016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新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提出去经营租赁的理念,实现“两租一合”。随后2018年12月7日,我国也颁布了修订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新修订的租赁准则是与国际租赁准则接轨的产物,与国际新准则同
近些年,网络神经语言的不断开发以及翻译的职业化发展,导致翻译技术进步迅速。翻译技术取得的重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翻译工作模式,为笔译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这种背景下,借助相关翻译技术进行某些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愈发受到翻译行业和客户的认可。传统观点认为,人工翻译具有灵活性,只有译者才能“译得好”,翻译技术仅仅“能够译”且“译得快”。然而,笔者认为,翻译技术能否“译得好”,是因文本类型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