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代表画家沈周、文徵明山水画的审美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画史的发展来看,对江南山水秀美的描绘,董源、巨然为第一阶段,二米、高克恭、元四家为第二阶段,“吴门画派”为第三阶段。吴门画派的中心在苏州。苏州远离帝京具有相对自由的政治空气,文人荟萃且经济生活繁荣富庶,精通笔墨的绘画传统与鉴赏成风的收藏习尚都为吴门派画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客观条件。   沈周是吴门新风的开创者,大多数作品描写南方山水和园林景物,体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文徵明追求天然、含蓄、悠远、平和的审美格调,成为了吴门画风的阐发者和集大成者。绘画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时代的演变(外在)与个体的选择(内在)。吴门画派超越前人的重要因为之一就是对以往各时代风格的择取、融合,“博采众长”,使状物与抒情达到了相对的平衡、中和。既保持了元人的文人画气质,继承了宋画严谨布局、刻画景物之长,同时又避免了元画冷寂迷茫的出世之风,宋画绮丽逼真的甜俗之风。此外作为鲜活独立的个体生命,吴门画家山水创作的过程与不同时期的心态体验、情感诉求密不可分。沈周敦厚、随和、仁慈,以朴实、闲淡为贵的审美趣味契合了其内心淡泊谦和的人格风范,笔墨滋润、线条宽阔。文徵明本性严谨、情感内敛,为人耿介,画法受自沈周,远宗赵孟頫、元四家等,融会贯通,自成一格,推重精密、细润、古雅。   本课题试图从时代风格的演变和画家自身的选择着手,以图像形式分析和题材内容选择为基础,进一步解读沈周、文徵明山水画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其审美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对伽达默尔的审美与实践的关系的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审美与实践的关系的回顾、比较和分析,即对古希腊到德国古典时期审美与实践的关系和现代美学的审美与实践关系
目的了解十堰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以便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城区241家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共采样2 200份,平均合格率91.00%。在
梁启超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化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主题。中国文化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土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必须要重视中国文化的建设。然而中国文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