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蜘蛛丝是一种轻质的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的蛋白质纤维,因此可应用于纺织服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此外,蜘蛛丝具有的生物相容性还使其能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近来已经用基因移植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人造蜘蛛丝蛋白,从而使蜘蛛丝蛋白质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目前生产人造蜘蛛丝的最大障碍是还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纺丝方法使这种丝蛋白成为具有接近于天然蜘蛛丝的材料。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为人造蜘蛛丝的纺制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本文以大腹圆蛛牵引丝和包卵丝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再生蜘蛛丝溶液的成丝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静电纺再生牵引丝和包卵丝纤维膜的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和工艺条件下的再生牵引丝溶液和膜的性能,以期找到一种合适的纺丝溶液。SDS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以溴化锂(LiBr)为溶剂的再生牵引丝溶液比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的溶液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用拉曼光谱研究了由溴化锂为溶剂得到的再生牵引丝膜,发现其分子构象包含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三种结构;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以HFIP为溶剂的牵引丝膜,发现其构象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拉曼光谱显示成膜温度对以溴化锂为溶剂的再生蜘蛛丝膜的分子结构影响不大;实验显示以HFIP为溶剂的再生牵引丝溶液较LiBr溶剂体系下有更好的成丝性能。 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得到了再生牵引丝和包卵丝的纤维膜(ERDSF和ERESF)。牵引丝和包卵丝都溶解在HFIP中作为静电纺的溶液。分别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电子纤维强力仪测试了ERDSF和ERESF的形态,结晶结构,二级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电场强度和喷丝口到接收屏距离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发现静电纺的牵引丝和包卵丝比天然蜘蛛丝的结晶度高得多;ERDSF和ERESF都包含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盐的分子结构;ERDSF和ERESF具有与天然蜘蛛牵引丝和包卵丝相似的耐热性能;ERDSF比ERESF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放置一周后这两种纤维膜的断裂强度都下降,断裂伸长的变化则不明显。 用甲醇处理ERDSF和ERESF以改善其性能,X-射线衍射的结果显示经甲醇处理后的ERDSF和ERESF的结晶度都大为增加;FTIR的结果表明这两种膜材料经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