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体抑制剂索拉菲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对MV4-11白血病细胞株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FLT3/ITD基因突变见于25-30%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其特点是:高白细胞,早期复发,生存期短,被NCCN指南确定为高危AML。因此如何能有效控制FLT3/ITD+AML疾病进展,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靶点,一直都是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MV4-11细胞作为FLT3/ITD+AML的细胞株常为实验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方面,索拉非尼(sorafenib,SOR)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与FLT3酪氨酸激酶竞争ATP结合位点而抑制其活性,干扰信号通路,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被认为是FLT3/ITD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在临床治疗中,单用索拉非尼一直未能获得显著疗效。而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针对于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两项重要的医学事件,彰显了HHT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1.2012年10月26日,美国Teva制药公司由高三尖杉酯碱合成制得的新型药物—Omacetaxine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主要是用于治疗2种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或不可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国的传统中药在国外进行生物再合成,受到了美国临床研究人员的认可,并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尚无先例,可见国外学者对于应用高三尖杉酯碱的重视程度。2.《The Lancet》杂志上的临床研究论著(影响因子:44):汇总中国17家研究中心以高三尖杉酯碱为核心的组成的三种诱导化疗方案(HAA、HAD、HAE)对于初发AML患者的诱导缓解治疗研究(609例AML患者),证实了HAA方案的诱导缓解率高达73%,阐述了以HHT为核心的化疗方案对于AML的显著疗效,进一步彰显了HHT在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由上述两项医学事件说明,无论在基础实验中,还是在临床治疗中,HHT已经成为了白血病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药物,传统中药已经突破了“传统”。作为血液病学的临床工作者,应当重新认识和审视HHT这一传统中药。这对于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疗,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在前期的临床治疗中,发现HAD或HAA方案对于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首次诱导缓解率可达到70%左右,远高于IA的首次诱导缓解率,HHT为主的方案为何会有如此显著的疗效?其作用靶点、作用途径究竟在哪里?与索拉非尼的靶向作用又有何不同?研读FLT3/ITD阳性的AML的文献论著发现,有两个重要基因始终伴随FLT3/ITD+AML的疾病进展,5篇发表于《BLOOD》(IF:10)和2篇发表于《Leukemia》(IF:12)的论著都证实了Id1与Mcl-1基因在FLT3/ITD+AML发生、进展中的显著作用。而大量前期研究证实,这两种基因启动子上都有STAT5特异性结合序列.两基因都可被STAT5反式激活,故STAT5是上述两种基因产生作用的关键闸门。因此,我们思考:在FLT3/ITD AML细胞中,STAT5是否就是疾病发展的重要“闸门”,关闭了STAT5这一闸门后,Id1与Mcl-1基因的作用是否也会被封闭?是否会影响疾病的快速进展?两种药物对上述基因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有学者已经在白血病干细胞中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了STAT5基因后,会诱导白血病干细胞凋亡,同时抑制Mcl-1基因的表达,在FLT3/ITD+AML,即MV4-11细胞株中是否也会存在此信号通路?值得研究。综上所述,形成了我们针对于FLT3/ITD+AML细胞的研究思路:1.分析MV4-11细胞株中的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的表达水平;2.应用si-RNA沉默了STAT5基因后,观察MV4-11细胞凋亡以及对Id1、Mcl-1基因的影响,对MV4-11细胞中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3.HHT与索拉非尼对MV4-11细胞株作用后,其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差异,以及对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的作用影响;4.HHT与索拉非尼两药对MV4-11细胞株是否存在协同抑制作用,联合应用能否提高疗效?5.临床应用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化疗方案:HAD方案与标准的IA方案治疗FLT3/ITD+AML的对比研究,观察对疾病的诱导缓解率和预后的差异。研究目的:1.检测MV4-11细胞株(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株(人红白血病细胞株),正常人骨髓细胞中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的表达;2.siRNA-STAT5对MV4-1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观察Id1、Mcl-1基因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沉默STAT5后的分子机制。3.高三尖杉酯碱与索拉非尼单独及联合应用对MV4-11细胞株作用后,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的表达影响,探讨两药对MV4-11细胞株的分子作用机制。4.应用HAD方案与IA方案首次诱导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观察两方案完全诱导缓解率(CR)的差异,对患者长期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差异。研究方法1.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正常人骨髓细胞,K562细胞和MV4-11细胞中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差异。2.针对STAT5设计4条siRNA序列,在24小时,48小时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转染效果,利用Western Blot及RT-PCR筛选出沉默效果相对显著的序列;siRNA-STAT5转染MV4-11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V/PI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d1、Mcl-1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3.分别选择HHT三个浓度组1ng/ml、5ng/ml、10ng/ml及索拉非尼50nmol/l,100nmol/l作用于MV4-1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明确两药物的最佳作用浓度;Annexin V/PI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运用RT-PCR分析MV4-11细胞中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检测MV4-11细胞中FLT3/ITD、STAT5、Id1、Mcl-1蛋白的表达。4.96例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非APL),选择HAD方案与IA方案进行首次诱导化疗,回顾分析其诱导缓解率、OS、PFS的差异。研究结果1.基因表达: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分析证实,FLT3/ITD、STAT5、Idl和Mcl-1基因在正常人骨髓细胞,K562细胞和MV4-11细胞中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中表达最低,MV4-11细胞中表达最高(p<0.05)。2.siRNA的筛选:正常培养的MV4-11细胞和siRNA阴性对照组STAT5的mRNA表达量保持较高水平,其他四组siRNA-STAT5转染的MV4-11细胞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培养的MV4-11细胞和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iRNA-STAT5-2624组对STAT5的mRNA表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siRNA-STAT5-2624转染MV4-11细胞进行研究。3.沉默STAT5基因后凋亡分析:分别在24h,48h检测MV4-11细胞不同时间段内的细胞凋亡效果,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沉默STAT5基因后基因表达分析:检测Id1、Mcl-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48小时后的Id1 2-(35)(35)CT值为:0.52(0.46-0.59),与对照组比较,Id1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Mcl-1基因的mRNA表达量后发现,48小时后的Mcl-1 2-(35)(35)CT值为1.30(1.20-1.41),与对照组比较,Mcl-1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药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单用HHT对MV4-1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以10ng/ml,72小时作用最为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单用索拉非尼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00nmol/l为最佳作用浓度,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药联合以72小时作用最为显著,与单用HHT、单用SOR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6.药物的诱导凋亡作用:单用HHT作用后,24h各浓度组均未见显著凋亡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0ng/ml HHT在72小时细胞凋亡率才达到最高,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用索拉非尼可有效诱导细胞凋亡(p<0.05);两药联合在72小时后对MV4-11细胞后会产生显著的细胞凋亡效果(p<0.05)。7.药物对FLT3/ITD、STAT5、IdlmRNA表达的影响:HHT作用MV4-11细胞72小时,FLT3/ITD、STAT5、Id1mRNA随HHT浓度升高(1ng/ml、5ng/ml、10ng/ml)逐步下降,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HT(1ng/ml、5ng/ml、10ng/ml)与SOR(100nmol/l)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后,FLT3/ITD、STAT5、Id1基因mRNA的抑制作用随HHT剂量的升高而进行性下降,与单用HHT及单用SOR比较,两药联合能显著抑制FLT3/ITD、STAT5、Id1基因mRNA的表达(p<0.05)。8.药物对Mcl-1基因表达的影响:Mcl-1基因mRNA表达变化不同于前三种基因:单用1ng/ml、5ng/ml HHT对细胞作用72小时后,随HHT剂量升高Mcl-1基因mRNA表达水平未见显著下降,两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ng/ml HHT对Mcl-1基因mRNA的表达才有显著性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用索拉非尼72h后,Mcl-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性下降,为(26.13±3.0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ng/ml、5ng/ml、10ng/ml HHT与SOR两种药物联合作用72h后,对Mcl-1基因mRNA的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升高而进行性下降,各浓度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用HHT及单用SOR比较,两药联合能显著抑制Mcl-1基因mRNA的表达(p<0.05)。9.药物对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单用HHT或索拉非尼均能抑制FLT3/ITD、STAT5,Id1蛋白水平的表达,HHT与SOR两种药物联合作用72h后,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单用HHT及单用索拉菲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单用10ng/ml HHT或索拉非尼后,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两药联合能显著抑制Mcl-1蛋白表达水平,与单用HHT及单用索拉菲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10.HAD与IA方案的临床研究:HAD方案CR率为78.9%,(30/38,78.9%),IA方案完全缓解率(CR)率为53.4%(31/58,53.4%),两治疗组的首次CR率比较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2),HAD的诱导缓解效果强于IA方案。HAD和IA组的4年的总生存(OS)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8),分别为(37%±10%)和(27%±7%);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2),分别为(62%±10%)和(39%±7%),HAD方案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基础实验证实,在MV4-11细胞中,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但是在应用siRNA技术沉默STAT5基因后,并不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Mcl-1基因的表达,只能显著抑制Id1基因的表达;推测STAT5与Id1密切相关,但Mcl-1基因可能是与MV4-11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关键位点,值得深入研究。单用HHT能抑制MV4-11细胞的生长增殖,但不能有效诱导MV4-11细胞发生凋亡;只有10ng/ml HHT作用72小时才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抑制Mcl-1基因的表达。HHT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能显著抑制MV4-11细胞的生长增殖、促进凋亡、抑制FLT3/ITD、STAT5、Id1、Mcl-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两种单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证实两药联合存在协同效应,为临床治疗探索了新的思路。通过HHT的作用效果以及siRNA-STAT5的实验证实,Mcl-1基因与MV4-11细胞的凋亡效果可能密切相关,应是未来FLT3/ITD+AML临床与基础研究中重点监测的基因。最后一部分的临床研究验证了以HHT为主的化疗方案(HAD方案)对于FLT3/ITD+AML的诱导缓解效果强于经典的IA方案,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印证了HHT的显著疗效,值得扩大临床样本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向各领域、各行业持续渗透和赋能。在酒店行业中也出现了第三方服务商,凭借自身数字化技术助力酒店建立直销体系,以应对
本次安康市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以笔者参与的安康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切入点,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了针对性的地质调查和资料搜集,并开展了钻探和剪切波速测试等现场工作,对安康
<正>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被册封为藩王的皇子一共有62人,在全国各地建了50个藩王府。被册封在成都的蜀藩王,是明朝唯一独居一省的宗藩,并且是为数不多的与明朝共生共灭的宗
介绍了GIS设备的优缺点,就GIS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员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伤病员抢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医院的医疗水平,更取决于公民的自救与互救能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世纪哲学史研究已有长足进展,但在部分地驱散黑暗迷雾的同时,又不断地引入新的误读、曲解甚至新的迷思。其中,哲学史家本人的思想立场,尤其是他们的现
<正>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现用酸枣仁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失眠患者共79例,其
由于古代五行家们对五声、十二律的关注,我国早期的律学理论才得以保存在他们的有关论著之中.<管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三书中所记录的生律法,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先后的
抗菌肽作为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在自然界许多生物中广泛存在。近年来,由于病原菌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抗菌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筛选新抗菌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
<正>国宝名片姓名:后母戊鼎姓名:后母戊鼎曾用名: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曾用名: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出生年代: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朝后期)出生年代:公元前14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