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及基于P-CMM的外包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成本节约和战略目标,国内外很多软件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其达成人力资源战略的一种途径。软件公司人力资源的知识集中性和人才的高竞争性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了现实可能,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需求的变化也促使软件行业的企业决策者做出外包的选择。在发达国家和在华的跨国公司中,软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许多公司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降低了经营成本,分散了交易风险,获取了先进的管理技术。而在我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尽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业务内容、服务质量、监督机制、管理意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行需要更谨慎地实行。在此背景下对软件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分析研究显得非常需要。基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其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要性,外包决策的理论模型,外包的决策风险模型等有很多研究。但在对外包商的评估和控制,以及与外包商的顺利的融合与合作方面的研究还不很多。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在2001年提出了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这是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具有评估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和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双重功能,用于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模型。在此理论模型下建立人力资源外包决策和评估外包商的标准,对于软件企业而言可以同向融合和扩大的作用。因此,对于P-CMM模型的研究和将其应用扩展到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过程中的研究,对于全程监控外包活动,降低外包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践,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规范研究、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软件企业入手,在分析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进行策略分析。并通过基于P-CMM在软件行业的应用案例分析,扩展这一模型到软件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P-CMM作为工具引入到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在监控外包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和营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成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先论述了相关概念;再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分类;之后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发展趋势的报告分析从微观角度和供应商管理的角度分析;再通过对于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分析和其外包的可行性分析,结合P-CMM理论的分析,和东软的案例分析,最后得出基于P-CMM模型的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模型的应用流程。发现将P-CMM运用于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整合内外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得到不断改进。
其他文献
自2006年以来,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开始活跃。目前,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多注重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电子设备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现代电子系统正向着高密度、高速度、大功率、低功耗的方向发展。由此而产生的高速电路设计问题,如信
互联网的出现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的热潮,但对于正在传媒改革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却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互联网为在传媒改革中进行“边缘突破”的传统媒体提供了
背景:近期欧洲一项针对酒精和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D)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肝功能衰竭联-盟-器官功能衰竭评分(CLIF-C OFs)是区分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有效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全球气候条件变化,人类可利用的天然水资源越来越少
在我国的最新水质标准中,规定饮用水中铝的限值为0.2mg/L,而吸收过量的铝对人身体有害,因此有效控制饮用水中的残余铝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了通过强化混凝和过滤工艺降低饮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各国已经普遍建立和实施,实践证明完善有效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提高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也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安全和保障社会公共利
贪污贿赂案件“同案不同判”现象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不仅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这种现象,而且美国、英国等法制相对比较健全的国家这类问题也相当的突出。“同案不同判
自艺术的产生时起,动物题材就一直是艺术家们所喜爱的题材。动物题材的油画在中西方艺术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很多画家终生或者是在不同时期都创作过许多动物题材的油画作品
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装备制造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