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虽然通过铺设大量密级配的沥青路面解决了交通出行方面的问题,但该种路面对城市水循环、雨水自然沉降和地下水位高度造成了负面影响,容易引起城市洪涝灾害、地下水位降低和污染地下水资源等问题。透水沥青混合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路面材料,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和轻交通荷载路面。与密级配沥青路面相比,开级配透水沥青磨耗层(OGFC)的空隙率较高,能够减少地表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吸收交通噪声和提高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虽然通过铺设大量密级配的沥青路面解决了交通出行方面的问题,但该种路面对城市水循环、雨水自然沉降和地下水位高度造成了负面影响,容易引起城市洪涝灾害、地下水位降低和污染地下水资源等问题。透水沥青混合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路面材料,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和轻交通荷载路面。与密级配沥青路面相比,开级配透水沥青磨耗层(OGFC)的空隙率较高,能够减少地表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吸收交通噪声和提高路面抗滑性。但是用于铺设OGFC的透水沥青混合料有着力学性能不足、低温性能较差和耐久性不满足路面使用年限等问题。因此沥青路面材料相关的研究者通过对透水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来解决以上问题,希望在不影响其渗透能力的同时,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硅藻土是天然沉积形成的无机矿物质,在我国吉林长白山有大量储备,二级硅藻土产品在近些年逐渐被用于建筑施工材料的研究中。与矿粉相比,硅藻土的比表面积更大并具有多孔结构,因此用于沥青混合料中可以吸附更多的自由沥青形成结构沥青,并且硅藻土的密度要低于矿粉,还具有耐磨、绝缘、吸热和有吸附性等物理性质,作为填料有着比矿粉更好的表现。此外,硅藻土也是天然环保的无污染产品,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硅藻土作为无机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的工艺较简单且易于储存,改性后的沥青能够提高沥青结合料之间的粘度并改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厅的“严寒地区生态绿色透水路面材料研究与应用”项目,基于高寒季节冻土地区的路面施工要求,研究了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硅藻土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性能和基于声发射的低温劈裂过程中微裂缝的产生及宏观断裂行为研究。本文旨在研究硅藻土的掺量变化对沥青和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以及低温性能有何影响,开发一种在保证渗透性能满足要求的同时又兼具一定的强度和抗低温开裂能力的硅藻土透水沥青混合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高速剪切仪制备了5%、10%和15%的硅藻土含量的改性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的三大指标测定,测定了25℃的沥青弹性恢复性能,还测定了沥青的旋转粘度并给出了施工中的拌合和压实温度。并基于延度试验进行了低温测力延度试验,通过计算测力延度指标来综合评价不同含量的硅藻土改性沥青的低温性。结果表明10%的硅藻土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最好。(2)确定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以等体积的硅藻土代替矿粉,在最佳油石比下成型马歇尔标准试件。之后对马歇尔试件进行了、体积特征、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掺量为10%的硅藻土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最好,15%硅藻土含量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最佳。(3)通过低速位移控制提供稳定的荷载,使试件在加载初期产生稳定扩展的微裂缝,利用声发射采集加载过程中的多种声发射特征信息,通过基于RA和AF的变化关系来区分断裂模式的主导变化。并根据b值研究,发现15%的硅藻土改性透水沥青混合料容易形成宏观裂缝,综合考虑10%的硅藻土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岗位人员手卫生情况,分析原因以制定改进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岗位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与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年下收及下送人员洗手合格率呈基本持平趋势,分别为83.5%及84.3%。而其中护士与实习生的洗手合格率分别为84.7%和72.1%,工人洗手合格率为73.3%。均有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对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GS)钟差产品过度依赖的问题,联合区域测站使用非差和历元间差相结合的方法,解算出区域实时全球定位系统(GPS)及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钟差产品作为自估钟差;将自估钟差和IGS实时钟差分别与欧洲定轨中心(CODE)最终5 s精密钟差产品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自估的区域实时钟差产品与CODE最终5s精密钟差产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
针对BDS-3、GPS、GLONASS系统间融合以及单系统RTK定位性能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兼容GLONASS系统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多系统多频组合RTK定位方法,并详细推导了数学模型,同时对BDS-3多频单历元模糊度固定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波长较长的超宽巷模糊度进行固定,将固定后的超宽巷载波相位转换为虚拟伪距观测值进而约束宽巷模糊度固定,再利用固定后的超宽巷、宽巷模糊度对窄巷模糊度进行固定
所有栖息在植物宿主上的微生物被称为植物微生物组。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发展,植物微生物组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已经被广泛关注。植物微生物组群落结的构和功能等方面已得到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而植物与微生物组的互作机制仍有待探索。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Study, GWAS)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已经被用来研究宿主和微生物组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
地热生境具有高温、缺氧等特点,与早期地球环境条件相似。因此,现代地热生境中嗜热菌可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地球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过程。微生物介导的硫循环过程是早期地球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之一。因此,研究地热生境微生物介导的硫循环及其耦合的相关元素循环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早期地球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本文综述了地热生境中硫循环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硫循耦合的碳、氮、铁
稳定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通过构建2000-2013年的地区平均夜间灯光亮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功能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发挥显著提高了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土地开发强度的提升,以及随后产生的工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是促进易洪涝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
随着教育部"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更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大量的布置作业,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前置性作业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效的将"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转变,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
目的:检测不同心功能等级的老年患者血清尿酸(U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水平,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UA、RDW和MPV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159名老年患者,其中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11名为病例组,病例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NYHAⅡ级,31例)、B组(NYHA
不同的用电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特征数据,因此可以根据用电特征来识别用户窃电行为,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用户窃电行为快速识别方法。将额定电压偏离度、电压不平衡系数及电流不平衡系数作为用电行为特征进行提取,利用多特征融合技术,建立用电行为模型,对重点嫌疑用户窃电异常行为的快速识别。通过实验证明,所提出的识别方法无论是识别精度还是识别效率均具备显著优势。由于在窃电行为识别过程中对异常数据的分析粒度较粗,导致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