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石刻与唐文创作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唐文的创作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新出石刻为载体,同时参证传世文献,将唐文尤其是碑志文的独特创作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考察和研究,不仅突破了“五四”以来惯性思维下的散文创作观念,还原了中国古代文章学应有的题中之义;还揭示了唐文创作中的诸多特殊的文学现象,再现了唐代应用性文体的原生状态。本文的六章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拓:第一,墓志文和墓碑文的源流及相互关系。本文第一章以新出土石刻文献为主,参合传世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对墓志的起源和文体的成立作了全新的考察,并对墓碑文和墓志文的异同作了辨析,还进一步对碑志中的志文和铭文各自的功用特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澄清了墓碑文和墓志文、志文和铭文在文体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第二,唐文创作中的合作撰文现象。新出石刻呈现出的唐文创作方式是多样化的,与传世文献相比,应用性文体创作中的合撰现象是极为独特的。本文第二章对唐人合作撰文的渊源、唐代各应用性文体中的合撰现象以及唐人合作撰文的协作形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第三,新出石刻与唐文题署研究。新出石刻中多有传世典籍皆不具备的撰、书、篆、刻者的题署,这是石刻文在文章形制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本文第三章分三个阶段对题署风气的形成与演变做了总体考察,并对题署的名目与形式,题署的内容与功用进行了系统的整合研究。第四,唐文创作中的程式化现象。创作方式的程式化是六朝和隋唐时期公文和应用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碑志乃是广为社会关注的应用型文体,写作过程中出现程式化倾向在所难免。本文第四章对新出石刻所揭示出的唐文创作中的程式化现象和铭文中的“通套”作了专门的研讨,并对这一创作模式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和文学意义进行了恰当的衡定。第五,唐代墓志文创作的新变。通过新出石刻研究墓志文在唐代的发展和演变,也是本论文关注的重点。本文第五章根据唐代墓志文的发展特点,分别从墓志铭文与骚体句法的关系、古文运动对墓志文创作的影响和骈体复兴在墓志文创作中的反映三个切入点展开论述,集中探讨了唐代墓志文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创作手法。第六,唐文的刻石流布及石本的校勘价值。对于石刻而言,只有刻石完毕才是创作的结束和流传的开始。本文第六章通过对前人关注较少的检校、选石和拓印等环节的论述,进一步厘清了唐文刻石流布的具体过程。同时,本章还对集本和石本异文的类型、成因以及石本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自身的讹误作了示例性的说明,在运用石刻文献校勘传世典籍时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而甄辨其讹误。
其他文献
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的病理基础是热毒内蕴,发病早期应以清热凉血止血为原则,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而治疗后期应当注重培补正气,补脾益肾。
基于南昌地铁珠江站的工程实际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南昌地铁珠江站的实际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模拟了土体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桩身水平位移以及桩顶的沉降,得出
在现代化公司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剥离,董事会这个为了调解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委托代理问题的机构应运而生,董事会成为了公司治理制度的核心。但是由于中国
自二十世纪以降,表达自由及其相关司法原则在美国遵循了“奠基”、“发展”到“渐渐趋向合理”的历史沿革。在美国法上,表达自由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项立国法律原则抑或政治原则,同
本文首先对计算机音乐教育在中国社会和高校的发展历史做了简要概述。接着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展开对全国31个省市的100所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数
通过FTA事故树风险分析法计算出顶上事件中毒窒息事故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对顶上事件影响最大的因素和路径,找到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和潜在因素,显示出与顶上事件的逻辑关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抗生素及酚妥拉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
柔性交流输电设备(FACTS)可用于潮流控制、无功补偿、提高输送容量、提高稳定水平、抑制低频振荡等。上述期望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控制器性能、FACTS间协调配合。作为变阻抗型FA
煤电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也是能源转换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在燃煤电厂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势在必行。清洁生产评价能够有效评估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程度
海洋悬浮体对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等的行为具有控制作用,是海、气、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纽带,是全球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在悬浮体—海水之间的吸附和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