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寻找脊柱结核复发及不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二次手术率。
方法:①以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1998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确诊为脊柱结核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70例,年龄10-74岁,平均36.4岁。病变分布其中颈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30例,胸腰段结核41例,腰椎结核56例,腰骶段结核23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42例。本组患者均采用病椎部分切除、髂骨植骨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完整随访。②设计脊柱结核各种病例登记表,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X线片、CT片、MRI)及化验检查资料(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等),进行回顾性的总结与分析,并将统计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③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病灶及植骨愈合率;后凸畸形矫正及截瘫恢复情况。
结果:随访12-72月,平均33月。术后半年95%的患者血沉达到正常,94%的患者CRP达到正常;154例中127例有后凸畸形者后突角度由术前平均23°矫正至11°,随访时平均13°,患者术后后凸畸形矫正率53%;42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前其中Frankel分级为B级11例,C级15例,D级16例。术后42例均恢复至正常。植骨愈合情况经X线片复查,全部患者于术后3-6个月(平均4.6个月)植骨愈合,3-4月后均恢复了正常生活与工作。1例未愈,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
结论:脊柱结核病椎椎骨硬化是当前脊柱结核病理改变的主要形式,病灶清除不彻底或遗漏是导致脊柱结核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病变椎体部分切除、髂骨植骨及内固定术对病灶清除彻底;病椎骨融合率高;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矫正并维持优良。此术式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