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互联网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全民生活的同时,也产生很多的法律问题。作为连接网络终端用户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他人人格权、财产权、著作权等案件不断增加。研究其侵权责任问题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三章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主要阐述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的概念与特点,分述国内外法律、学界规定,以ICP与ISP的角度对责任承担的形态进行总体说明。第二节通过比较法和法理分析法得出我国网络侵权适用过错归责原则的结论。第三节重点分析网络侵权构成的四要件:(1)注意义务的违反属于过错责任主观要件;(2)侵权客体虚拟财产属性的学界分歧,包括物权说债权说等;(3)帮助侵权行为构成共同侵权理由与责任;(4)精神损害赔偿是网络侵权的一种常用救济方式。第四节分析单独侵权责任、共同侵权责任,得出我国网络服务者侵权帮助侵权适用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简述不连带责任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环境下未来将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分四节,一是阐述避风港规则的背景与发展、扩张适用网络侵权领域。从“避风港”、技术中立原则与“红旗测试”的角度,分析我国网络侵权法律制度的相似与区别。二是剖析《侵权责任法》第36条(以下简称36条)。具体包括(1)通知-移除制度是归责条件;通知的要求;(2)有效通知的条件在理论与实践存在区别;(3)建立通知担保与反通知制度;(4)“及时”的时间界定应在人们能容忍的范围内。三是分析“知道”的具体内涵包括:(1)“知道”包括“明知+应知”;(2)“应知”包括“推定故意”也包括“违反注意义务的过失”;(3)推定的故意适用主观推定规则;(4)分析“知道”与“注意义务的违反”是证成过错的两条途径。四是简析“必要措施”属于注意义务的事后监管义务。第三章提出五点建议与思考,一是完善相关立法,对于网络领域,建议采取专门立法;二是厘清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的边界;三是引入网络服务提供者技术义务;四是追究实际侵权人的责任;五是在司法实践中应平衡易被忽视的个人表达自由与民事权益的关系。参照美国、欧盟国家,我国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存在碎片化的特点,在系统性及完整性上具有一定缺陷。国外先进立法理念在与本土司法实践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内实际司法网络环境,通过对国内法律法规的详细解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制度进行梳理。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搜集分析美国、欧盟等国家的法律文献资料,探讨我国网络侵权理论的来源;(2)比较分析法:比较美国与我国归责原则不同,论证我国过错责任原则的合理性;比较国外避风港规则、技术中立原则与我国通知-移除制度,对我国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其他文献
富勒烯C60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接受电子特性,在各类电子转移反应中扮演着电子受体的角色,并在光电材料、光能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四硫富瓦烯及
采用小波变换及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有振铃效应的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时完成对图像的有效处理,并对采用模糊方法处理图像进行了讨论.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嵌入在国际竞争网络中。不管企业自身是否乐意,当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就不
综述了撞击流技术在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根据撞击流过程强化技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撞击流过程强化技术传质机理的最新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要求的变化,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人们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学习更实用的知识。因此,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受
阴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其学说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在比应、变化、守位等方面对阴阳家的理论建构
文章论述了顾客感知的消费价值的主要形式、各种派生形式、影响因素,及其与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感、忠诚感之间的关系,以便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深入理解消费价值的含义
不断增加的化石燃料的使用与自然资源的匮乏使得新能源与可持续能源的开发日益迫切。在各类研究中,燃料电池在未来能源应用中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设备。而在燃料电池中,质子膜交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矿测量占据重要地位,测量的精度不仅为煤矿生产与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还保障了煤矿开采的安全。对此,论文阐述了煤矿测量的意义,并对煤矿测量精度的提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