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原药技改项目安全评价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险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工程、系统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过程。通过安全性分析与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能使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促进生产过程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因此,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是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以毒死蜱技改项目为出发点,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规定和要求,综合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危险度分析、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职业卫生评价等方法,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中的装置设备、工艺环节等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等级,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合理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在提高本质安全度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方面,为设计者和建设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也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对本建设项目设计审批、竣工验收和工程建设投产后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本文还从安全技术方面着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以及毒死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生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相关资料,对技改项目工艺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对可能造成损失和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论证与评价,研究系统固有的危害因素,辨识重大危险源,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应对安全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作为一种新型检测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的一些不足,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发展迅速,并在无机离子、有机离子、生化等物质的分析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论文研制了适合毛细管电泳的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建立了多种物质的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1.根据Zemann等提出的电导检测原理,研制了非接触电导检测
贵金属纳米粒子特别是金,银纳米粒子,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自由电子,导致其在外界的刺激下,会产生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性质。该性质使其在分子检测(SERS),荧光增强(MEF)方面
同一种材料或分子具有多功能性质是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挑战性问题。能够产生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分子具有多功能发光材料性质,可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
学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与传统照明、显示技术相比具有亮度高,功耗低,特别在显示中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全彩色、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