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实验室青贮、微生物培养技术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实验手段,对香蕉假茎的不同预处理以及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青贮发酵进程以及青贮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一,通过不同预处理方式来获得含水量合适的青贮材料;同时,比较不同预处理对青贮原料营养成分流失的情况。结果表明:粉碎处理方式可以得到含水量适宜的青贮原料,但是也伴随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流失。试验二,以经过粉碎的香蕉假茎(干物质含量约为25%)为原料,分别添加甲酸、EM、青宝Ⅱ号、EM+青宝Ⅱ号进行了青贮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处理可以提高青贮品质,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组在pH值、氨态氮、酸性洗涤纤维测定中均显著降低(p<0.05);EM+青宝Ⅱ号组效果最好pH值为3.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了7.86%;EM效果次之,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试验三,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测定不同青贮添加剂对香蕉假茎青贮不同时间(第0﹑1﹑3﹑7﹑15﹑45天)的乳酸菌﹑酵母菌﹑霉菌以及p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接种剂的处理组乳酸菌数量呈指数增加,pH值迅速下降,其他菌活性被抑制,其效果要好于甲酸组。由于EM由多个微生物群组成,这使得添加EM成分的香蕉假茎青贮发酵具有更好的发酵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