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是一种与代谢相关的全身慢性轻度炎症,与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肥胖发展进程中,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的数量、表型和分布发生重大改变。肥胖个体中,ATMs以促炎M1型巨噬细胞为主,分布于正在死亡的脂肪细胞周围。M1型ATMs分泌TNF-α等炎性因子,造成脂肪组织炎症状态。此外TNF-α还可通过与脂肪细胞释放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构成旁分泌环路加剧脂肪组织炎症。ATMs被认为是肥胖相关炎症的主要贡献者,因而可将ATMs表型的变化作为研究肥胖相关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标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绿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体外研究中已经证实,EGCG干预可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动物模型研究也表明,食源性EGCG干预可减少脂肪组织中ATMs的含量,但EGCG能否影响在体ATMs的极化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使用食源性EGCG干预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以探究食源性EGCG对ATMs极化的影响及其对肥胖小鼠的减重效果。本研究中选用三周龄雄性ICR小鼠通过高脂膳食诱导构建肥胖模型,将ICR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分为正常饮食组(n=10)和高脂膳食诱导组(n=75),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诱导五周后,共有43只小鼠造模成功,造模成功率为57.3%。将造模成功的肥胖小鼠分为高脂组,和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n=10)。在EGCG干预6周后,将小鼠禁食不进水12 h,测量小鼠体重与附睾脂肪组织湿重,摘眼球取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s)和瘦素(LEP)水平,以探究食源性EGCG对膳食诱导型肥胖小鼠代谢参数的影响;取小鼠附睾脂肪组织,提取总RNA与总蛋白,以F4/80作为成熟巨噬细胞的标志物,CD11c和iNOS作为M1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CD206作为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分别测量附睾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CD11c、iNOS和CD206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以探究食源性EGCG干预对膳食诱导型肥胖小鼠ATMs极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食源性EGCG干预以剂量依赖方式减轻膳食诱导型肥胖小鼠的体重与附睾脂肪湿重,减少FINS、FBG、LEP和循环FFAs水平,减少脂肪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数目,下调M1巨噬细胞标志物CD11c和iNOS的表达,并上调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的表达。本研究表明EGCG具有减重减脂功效,可缓解肥胖个体中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情况,减少脂肪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数目并影响ATMs的极化。本研究将ATMs的极化作为研究脂肪组织炎症的靶标,为探究和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炎症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EGCG作为潜在的减肥药物和保健品开发提供了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