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用混凝土耐久性的水泥细度特征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迅猛发展,混凝土路面也出现了很多的耐久性问题,水泥作为混凝土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的矿物成分;(2)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和颗粒分布);(3)水泥中SO3和CaO的含量;(4)水泥的含碱量;(5)水泥中的混合材;(6)水泥的品种。其中,以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项目背景,深入分析了水泥技术性质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水泥颗粒群特征(比表面积、颗粒分布)、化学组成、强度、变形及耐久性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明确了这些技术性质在道路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泥的比表面积对水泥各种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水泥化学组成及混合材等对水泥质量的影响;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水泥颗粒组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重点研究了水泥的颗粒分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水泥颗粒分布与水泥各项性能的相关性,并推荐出水泥技术指标。从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中可知,30μm的颗粒是对水泥性能起有利或不利作用的分界点;关键界限颗粒(<30μm颗粒)、关键范围颗粒(3~30μm颗粒)、特征参数x′值和分布系数x′·n值同水泥各种性能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将这四个参数称为基于水泥颗粒分布的水泥技术指标。并分析出水泥质量优化途径为:提高水泥熟料中硅酸盐矿物含量及硅酸三钙含量,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含量根据道路水泥标准进行调整;选用活性混合材;选择高效低耗的辊磨粉磨方式及合理使用助磨剂。
其他文献
以矾土基高铝刚玉颗粒为骨料,电熔白刚玉细粉和α-Al2O3微粉为基质,将Si引入到刚玉基材料中去,于1450℃埋碳条件下合成了原位SiC结合刚玉基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常温物理
期刊
自活性污泥法出现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已提出了多个数学模型,用于表征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与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其中国际水协会推出的ASM系列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指导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与管理,在ASM系列模型中,ASM2d由于可同时表征脱氮和除磷,因此,也备受关注。但由于该模型涉及的组分多(19个)、生化反应过程复杂(21个)及大量的化学计量系数(22个)和动力学参数(43个),致使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污泥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泥资源化放在首位,结合处置技术和资源化技术
期刊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F)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潜在应用使其倍受各国科学家的关注。高的剪切应力在促进电流变材料走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
目的 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饮食行为问题,探索通过家长教育、以家庭为主体的综合饮食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门诊就
乌海市是一座依托煤炭资源而建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炼焦行业的发展带动着乌海市煤炭洗选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煤炭洗选行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的扬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煤炭洗选行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