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度,虽然解放以来,人们的各项权利得到了保障,但是在妇女就业领域方面,仍存在歧视与不公。女性如果没有经济来源或经济基础的话,不仅在家庭中乃至在社会上的地位都将受到深远影响。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社会环境,许多女性将永远被拷上无形的枷锁,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即便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性,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各项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单位规章制度的不科学,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况且这种角色定位还带有代继性,长此以往,妇女的地位恐怕会每况愈下。因此,这个领域中法律规定与约束力有待我们去解构与重构。 第一章“社会性别平等与法律研究概论”,概述了社会性别概念、社会性别分析方法、性别平等的法律渊源,进而阐述性别平等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通过案例,讲述我国劳动就业领域中出现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比如:招聘对象只限男性;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社会保障缺失;性骚扰等等。 第三章针对上一章节所举出的实例分析造成这种不平等状况的原因所在。妇女要想获得本应有的人权,那么她们的权利就必须成为特定社会的文化和传统中的一部分,女性在就业领域遭受壁垒与中国古代传统历史文化紧密相关,要想改变状况,就要从根源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中国现有的体制、法律因素、企业以及女性自身都是造成女性受歧视的原因所在。 第四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从法律、制度、观念、教育、户籍等方面入手,解决妇女在就业市场所遭受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