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与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直观量化依据;2.基于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探究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具体药理作用机制;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收治的78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限为2018年09月至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要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补正续骨丸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髋关节影像学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BATMAN-TCM分析工具检索补正续骨丸的活性化合物与预测靶点,选择Dig See数据库、OMIM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靶点进行预测,利用Draw Venn Diagram筛选得到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核心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核心靶点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疗效机制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补正续骨丸低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补正续骨丸中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补正续骨丸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通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脂多糖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二次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西药对照组0.9mg/kg阿仑膦酸钠片混悬液每日一次灌胃,中药低剂量组0.045g/kg补正续骨丸混悬液每日二次灌胃,中药中剂量组0.09g/kg补正续骨丸每日二次灌胃,中药高剂量组0.18g/kg补正续骨丸混悬液每日二次灌胃,连续灌胃12周后采集大鼠血清并取出双侧股骨头,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结果:1.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ARCO分期、患病部位等方面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与临床特征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79.49%(31/39)明显高于对照组[56.41%(2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的上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于VAS评分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髋关节影像学指标结果有效率达84.62%(33/39)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6%(1/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69%(3/3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通过BATMAN-TCM分析工具检索得到补正续骨丸活性化合物75种,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548个;通过检索Dig See、OMIM、Gene Cards 3个疾病靶点数据库,最终纳入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相关靶点427个。利用Draw Venn Diagram将548个补正续骨丸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与427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并将其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以构建PPI网络,最终筛选到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30个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构建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可知,21个核心靶点能与不少于两个活性化合物相连接,41个活性化合物能与不少于两个核心靶点相连接。利用DAVID 6.8对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30个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可知功能途径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脂质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细胞增殖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内膜系统、线粒体、细胞器等方面。利用DAVID 6.8对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30个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可知通路途径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TGF-β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方面。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补正续骨丸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疗效机制研究各组大鼠股骨头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空白组可见骨小梁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排列规则,且骨小梁内空骨陷窝出现较少,软骨层较为坚厚,脂肪空泡较为少见;模型组可见骨小梁结构出现明显稀疏变细、排列极为散乱、连续性中断,且部分骨小梁出现坏死,骨小梁内出现大量空骨陷窝,软骨层较为薄弱,脂肪细胞数量形态明显增多增大或者相互融合后形成大片的脂肪空泡;西药对照组可见骨小梁结构稍显变细,排列尚为规则,偶有中断发生,骨小梁内出现空骨陷窝,软骨层相对较为坚厚,脂肪细胞存在堆积现象,脂肪空泡较为多见;中药低剂量组可见骨小梁结构略变细、排列较为散乱、部分中断,骨小梁内可见空骨陷窝增多,软骨层较为薄弱,脂肪空泡多见;中药中剂量组可见骨小梁结构变细,排列尚为规则,偶有中断发生,骨小梁内出现空骨陷窝,软骨层相对较为坚厚,脂肪细胞存在堆积现象,脂肪空泡较为多见;中药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较为完整、排列尚规则,骨小梁内可见空骨陷窝,软骨层相对较厚,存在脂肪空泡。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著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1)。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股骨头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1.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2.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方向调节的作用特点,预测得到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补正续骨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作用机制。3.补正续骨丸可显著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股骨头病理学形态与降低空骨陷窝率,下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和股骨头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则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进而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发挥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由于非自治演化方程与许多物理现象的相关性,理解非自治演化方程的长时间行为的问题通常认为是很重要的.本文研究了在无界欧几里得域上的一些非自治演化方程的拉回渐近行为.本文致力于研究在一个希尔伯特空间H上的如下非自治演化方程:(?)其中A是一个在V→ H上的无界正定线性算子,B和R是V上的非线性算子.在第一部分,当外力不需要有界、不需要近似周期、也不需要平移紧时,证明了在无界区域上上述模型的拉回吸引子的
目的:《黄帝内经》(下文简称为《内经》)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其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均与骨伤科疾病密切相关,因而本文主张用整体观来理解和阐释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本研究以《内经》骨伤科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为出发点,对《内经》中筋骨解剖、生理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养生康复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考据学角度对“筋”和“骨”相关术语在《
目的:本研究基于“天人合一观”视角,从天文、历法等术数范畴探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时间医学重要理论范畴发生的历法背景与思想基础,对天文历法要素参与《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渗透和影响加以综合的、动态的考察,总结、归纳出《内经》中人体各类生命节律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力图充实、完善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提供规范、准确、详实可靠的文献支撑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
目的:人体形体结构理论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系统阐述了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诸方面,《黄帝内经》也是众多人体形体结构术语的源头。本研究以《黄帝内经》人体形体结构术语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文献学和古代汉语训诂学的方法,对形体结构术语进行整理归类,重点关注其中的复音术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术语),对其进行名义考辨,在训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灸贴贴敷“脾俞”结合电针“曲池”、“足三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MAPKs途径相关蛋白的影响,从MAPKs途径的角度部分揭示中药灸贴贴敷结合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为临床“从脾论治”高血压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SPF级,雄性,14周龄,体重220g~250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和京都种大鼠(WKY)8只。WKY大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其治疗机制及主要通路,通过动物实验予以验证。材料与方法:1.补阳还五汤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2019年6月—2020年08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的患者。纳入病例67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本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理论探讨三个部分。临床研究是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课题——经方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一部分,基于张兰教授研制的具有疏肝健脾功效的中药复方——逍遥散加味,从主客观评价该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患者的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建立EAT肝郁脾虚模型,从mi RNA326调控Th17细胞分化角度探讨逍遥散加味的疗
目的:探索眼针对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保护作用机制。观察眼针干预后,对MCAO/R大鼠脑组织尼氏体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探究眼针能否通过促进尼氏体恢复,促进血管新生,增加Wnt3a、β-catenin、LEF1及HIF-1α因子的表达,以减轻脑损伤,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为临床眼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材料与方法:1动物及分组选用SPF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采用
目的:探究德国K5M眼表分析仪用于干眼泪膜分度诊断的诊断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干眼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与K5M眼表检查结果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总结干眼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眼表检查及危险因素的规律性。总结左韬教授运用杞参方论治“气阴两虚证”干眼的经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思路,探究杞参方治疗干眼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筛选出杞参方治疗干眼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信号通路等。基于中药网络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