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的原代培养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鉴定;(2)探讨海马局部给药建立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可靠性(3)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大鼠颞叶癫痫模型,探讨NSC治疗EP大鼠的可行性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取出生1~3dSD大鼠全脑,分离、培养NSC并诱导分化GABA能神经元,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进行鉴定。(2)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大鼠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KA)而建立颞叶EP模型,按Racine标准观察其行为学改变,HE、尼氏染色、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视频脑电图仪观察其脑电变化和CT、MRI看其影像学改变,评价模型的可靠性。(3)移植Brdu标记的NSC到模型大鼠的海马CA3,移植后3月内利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观察大鼠空间定位能力和记忆能力,以判断行为学变化;利用HE、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利用视频脑电图仪观察脑电变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海马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判断钙离子变化情况;进而推断移植的NSCs的生存、分化和生理功能。结果:(1)培养24 h后,由单细胞发展成2~4细胞神经球,随时间延长球体增大,神经球均有Nestin阳性细胞;用含10%血清分化液分化1d后,神经球开始贴壁,伸出细长突起,部分可和周边神经球伸出的突起连接。神经球周边见大量散在贴壁的双极或多极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SE、GABA、GLU、GFAP阳性细胞。加了分化液的NSC,其GABA阳性细胞分化率为(30.25±2.12)%;而对照组分化率为(1.14±1.39)%(p<0.01)。(2)KA注入海马模型大鼠麻醉清醒后有典型癫痫发作表现:凝视、湿狗样抖动、口的咀嚼运动、点头、肢体阵挛等表现,随后表现为阵发性旋转,并身体立起、向上窜跳、跌倒、四肢抽搐,约8h后发作停止,逐渐恢复到正常大鼠状态,以后每周发作1-2次,主要为Ⅳ-Ⅴ级。同时有额叶皮层和海马的癫痫放电脑电图及病理、影像学表现。(3)Brdu标记的NSC移植到模型大鼠的海马内,术后移植针道处及针道周围可见外源性Brdu阳性NSC,并有外源性细胞表达GABA。细胞移植组的EP大鼠症状较模型组行为学也明显改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降低,组织形态学改善,脑电改善。结论:(1)成功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了NSC,并能较大比率分化GABA能神经元。(2)大鼠脑内局部注入KA后癫痫发作明显,其行为表现、海马病理改变、脑电、及影像改变类似人类颞叶EP,可作为较好的研究颞叶EP的工具。(3)移植NSCs到大鼠颞叶EP模型海马内可以有效改善大鼠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