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7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妊娠结局以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探寻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因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患者平均年龄(24.50±2.16)岁,月经周期规律,均排除其他非输卵管积水因素导致的不孕。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组如下:①将7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按不孕类型分为原发不孕组34例、继发不孕组38例;②将7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造口术组43例、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造口术组29例;③将43例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造口术的患者按输卵管积水程度不同分为三组:轻度输卵管积水组(直径<1.5cm)20例、中度组输卵管积水组(1.5cm≤直径<3.0cm)16例、重度组输卵管积水组(直径≥3cm)7例;对各组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7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中44例患者妊娠,妊娠率61.11%,异位妊娠2例,异位妊娠率2.78%,宫内妊娠42例,宫内妊娠率58.33%,28例自然宫内妊娠,宫内自然妊娠率38.89%,17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其中2例自然流产1例发生异位妊娠),已分娩34例,妊娠状态3例,早期流产6例; ②将单侧输卵管造口术组与双侧输卵管造口术组术后宫内妊娠率、自然宫内妊娠率、辅助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分娩率、流产率、不孕率对比分析,宫内妊娠率、自然宫内妊娠率及不孕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辅助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分娩率及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③将单侧输卵管积水按不同积水程度进行组间的妊娠情况两两比较:宫内妊娠率进行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之间,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比较均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自然宫内妊娠率比较中,轻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结果均是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度与重度组比较,结果是P>0.05,无统计学差异。 ④将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后宫内妊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有效方法。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后有较高的妊娠率,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造口术较双侧输卵管造口术术后妊娠率高,不孕率较双侧输卵管造口术低,而辅助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分娩率、流产率与双侧输卵管造口术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术后妊娠率随着积水程度增加而降低,不孕类型对腹腔镜术后妊娠结局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