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汉语教材中中国争议形象探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dlin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界,对于教材的研究是很普遍的,外国本土教材研究数量也很可观,而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研究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普林斯顿大学的汉语系列教材作为美国颇具代表性的本土汉语教材,该教材具有丰富多彩的课文话题、开阔的跨文化交际视野和内容、以及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本土汉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指南。但由于教材言语过于犀利,选取的一些话题比较尖锐,部分内容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与敏感性问题存在些许误读或夸大,因此学界对于这套教材内容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论,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这套系列教材是对中国形象的“污蔑”和“诋毁”,不适合用来做供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的发展,普林斯顿大学系列汉语教材的主编们的看法和观点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普林斯顿大学新出版和修订的汉语教材对于中国形象的态度大有改善。但据现有资料来看,关于普林斯顿大学汉语教材中中国争议形象的研究前人还较少涉及。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普林斯顿汉语系列教材中涉及中国争议形象的内容进行归纳分类,以较为系统地整理出西方世界眼中的中国争议形象。同时利用分类法对教材中的中国争议形象进行较为客观理性地分析,探究教材编写者态度转变梯度性产生的原因。此外,笔者还自主设计了《普林斯顿大学汉语教材话题满意度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究教材内容与表述方式的合理性,并针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为普林斯顿大学汉语教材的未来发展提出“教材内容紧贴时代脉搏并应做到及时更新”、“在保持批判性的基础上,教材视角多元化,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等建议。最后,笔者针对本土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内容编写这一问题,提出“汉语教材编写者应综合考虑教材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使用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辩证地介绍与分析中国国家形象,避免教材观点主观化和国家形象极端化”和“始终坚持教材内容为汉语教学服务”等观点和建议。
其他文献
在传统有机反应中,通常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媒介。反应结束后,需要对产物进行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操作,通常这些操作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从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成为有机合成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减少柱层析等操作,简化产物分离步骤,以及减少有机溶剂使用,本文提出了以固体酸作为催化剂,以含水体系为反应媒介的反应策略,利用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差异,调控含水体系的成分
很多人认为教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教材有教参。就像拍戏,有了剧本,然后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就可以了。殊不知,教书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这门艺术做好,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旧的教
功能口语英文中常用'Excuse me,could you please...?''Could you tell me where...?'作为表达'询问有关信息或遵循指示'的礼貌用语,在现实生活中非
期刊
为了保障幼儿安全与社会安定,幼儿园对于发生危险情况的紧急预案应从应急疏散练习开始,这不仅是对幼儿负责,也是对幼儿园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本文着重讲述幼儿园安全教育中
师德是教师在覆行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师德建设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德育是
珠心算是借助于直观、形象的算珠,将繁杂、抽象的计算具体化、程序化,便于幼儿理解,珠心算教学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计算能力,采用双手拨珠带动左、右两个脑半球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