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在他长达五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一共创作了十四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和戏剧。《五号屠场》是他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基于冯内古特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五号屠场》展示了技术力量控制下战争的残酷和战后人们生活的荒谬。由于该小说蕴含的强烈的现实意义,冯内古特获得了学术界和读者的一致推崇,成为时代的发言人。自1969年发表以来,《五号屠场》引起了文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许多学者在小说的结构,主题,和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比如反战主题,黑色幽默,独特的叙事技巧等。然而,小说中技术与人的异化的关系问题仍未引起广泛关注。身为一名作家和社会评论家,冯内古特始终关注技术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小说中也出现大量关于技术发展造成人们生活困境和精神危机的描述。因此,本文尝试分析技术对人的异化影响,力图揭示技术是现代社会人类异化的根源。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五号屠场》的主要内容,《五号屠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异化概念。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分别从技术三个不同向度说明技术对人的异化作用。第一章分析技术作为生产力对人的异化的影响。技术作为生产力在战争中和战后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战争中,技术发展促进了大量新式武器的生产,造成更大规模的战斗和伤害。战后,技术促进机器化社会的形成,大规模机器生产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被机器所影响和控制,导致了人们的异化。第二章讨论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对人的异化的影响。根据马尔库塞的理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从思想层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小说中,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用来宣传虚假意识并掩盖历史真相,技术已然成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在强大的思想控制下,人们逐渐丧失了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第三章阐释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动力对人的异化的影响。在战后美国社会,技术发展大大促进了传媒的发展,然而,却导致了低俗文化盛行。文化被高度商业化,失去了其内在的对立性因素和超越性因素。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人们普遍遭受着精神污染。结论部分重申了小说中技术的三个向度对人们产生的异化作用,借此表明冯内古特对技术发展持批判态度,并为过度沉迷科技发展的人们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