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小组工作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及社会各界开始重视欺凌行为的成因及其治理问题。以往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初中生最容易出现校园欺凌行为。因此,本研究将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探讨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并以艾丽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为理论依据,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初中生的校园欺凌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南昌市A学校的257名初中生并发放纸质问卷来调查他们的校园欺凌现状。用SPSS20.0对样本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33%的学生对校园欺凌存在认知偏差(例如,认为“校园欺凌很正常,弱肉强食”)。在处理方式方面,有38.2%的被欺凌者采取“默默忍受”及“报复”的方式;33.5%的欺凌者欺凌他人的原因是认为欺凌“只是开玩笑”;15.4%的旁观者采取“冷眼旁观或者当没看见,甚至是参与其中”的处理方式。初中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偏差及其消极的应对方式是产生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此外,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还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层面有关。根据调查结果,笔者以情绪ABC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班主任推荐的10名欺凌者开展了每周一次,共六次的小组工作。小组活动的目的是纠正欺凌者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错误认知,让其学会控制自身的非理性情绪,最终消除他们的欺凌行为。另外,运用观察、满意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等方法对欺凌者的认知、应对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欺凌者的控制情绪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深入解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含义、类型及危害,并学会了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方法,这证明了小组工作的介入效果良好。最后,笔者从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认知、家庭和学校应该如何防治校园欺凌、社工应该如何运用小组工作介入不同的欺凌主体等角度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同时,还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行为的成效和不足,也发现了介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巩固了整个研究过程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其他文献
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国家培育和支持加快发展一系列战略性科技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其对于进一步增加劳动就业、转变宏观经济结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行日常护理服务,并对两组的SCL-90评分和满意度进行对
【摘 要】 文本中的情感意蕴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只有理解了文中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文化的魅力,其实这也凸显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辉。本文从问题引导、积极讨论以及搜集整理等方面探寻了语文教学策略,意在以文本中情感丰盈学生的内心,提升其思想品质。  【关键词】 情感;小学语文;文化;品质  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文章怎么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多种对学生思想成长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让教师感到十分头痛的问题,如何实现将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再次生动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教师就需要设计出更加创新性且高效的复习课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发挥复习课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三思  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以往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加以重新归纳和整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达到查
当今社会,老年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占据重要的比例。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该文设计了一款助老机械手臂来帮助老年人对物体进行抓取,满足老年人日常
随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持续关注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更重视起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通常体现在他们的言语行为之中。本文针对“异议”言语行为,结合汉语母语者语料,建立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类框架。将此框架作为基础,探讨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使用情况,从而便于师生了解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现状。本文结合会话分析理论、语步分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论,以语步为基本分析单位
目前由于铬粉在制革过程中吸收率不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渐渐地,含铬鞣剂出现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来减少铬粉的使用。本文对双酚S,苯酚进行缩合和磺甲基化,合成
教育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课堂中的倾听不是简单的“听课”,课堂倾听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听”,用脑子“听”。倾听是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
现阶段,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地区采取养老的主要方式,孝道自古以来一直负责和承担着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然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的剧烈发展变迁都使得当代农村的家庭结构和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不仅对费孝通教授提出的“反馈模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是否存在“孝道衰落”的讨论。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对子女孝行为的真实评价状况,据此,本研究依托孝文化为视角,以孝道